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穿越小说>长安好> 467 一心倒贴的外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7 一心倒贴的外甥(2 / 3)

常岁宁听罢,目露恍然。

崔璟事先虽未与她细说是如何“说服”郑潮来江都的,但见这位郑先生投来江都时的落魄模样,她便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现下这显然是穿帮了呀。

常岁宁一时不知是该担心郑潮写信的手腕,还是崔璟来日看信的眼睛。

元祥也在心里给自己的手腕派了差事——今晚回去之后,他势必要将“谨言慎行”四字,狠狠抄上百遍!

元祥这厢欲哭无泪,王长史却心情甚佳地哼起了小曲儿。

王长史的小曲儿传到王岳耳中,王岳又偷偷与骆观临说:“……又有人给咱们大人送钱来了,听说还是上回那位。”

骆观临思索着拧眉,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有钱人,究竟是哪个?

“虽说靠人不如靠己,但有个这样既能雪中送炭,又可锦上添花的知己好友,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王岳感慨间,也看向自己的知己好友:“老钱,三日后祭海大典,你可要同去?”

“你们且去,我便不凑这热闹了。”

王岳口中的祭海大典,是流传于沿海一带渔民之间的风俗。起初是每年开海之际,渔民们自发的祈福之举,直到江都有了市舶司,便由市舶司出面主持此事。

但之后,市舶司逐渐废止,此事的筹办便又辗转回到了渔民手中。江都因此已有许多年未曾由官府出面,办过一场像样的祭海大典了。

此次的祭海大典,常岁宁从半月前便让人着手筹备了,并且提早放出了消息。

祭海大典举行的当日,海碧天蓝,万里无云。

百姓早已听闻常岁宁会亲自出面主持此次祭海,因此大典现场尤为热闹,甚至有人天不亮便来了,只为能抢先占上一个好位置。

众声喧嚣间,身穿节度使官袍的常岁宁,在礼官的指引下,走上了高高的祭台。

四下顿时更加喧腾。

“常刺史!”顾二郎随着百姓一同欢呼,情不自禁间,刚要靠近祭台,一名护卫按剑挡在他身前,拧眉冷声道:“别逼我拔剑。”

顾二郎猛地回神,后退一步,看向面前生着异域面孔的女护卫,一眼便认出了她,忙一笑安抚:“拔什么剑,都是自家人……且今日是为祈福,岂好见血光呢!”

康芷面色依旧冷漠:“顾二郎既知晓轻重,那便自重。”

这顾家二郎每每出现,便一脸不知死活的痴样,总想凑到她家大人跟前来,实在是生了一张十分欠揍的面孔。

顾二郎退远了些,转身之际,小声嘟囔一句:“好凶的脾气,真是白瞎了一张异域美人儿的脸……”

祭台边,除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护卫之外,同时肃立着百余名渔民。

很快,有鼓点声响起,祭海大典正式开始。

由渔姑们缝绣而成的祈福旗帜在日光下迎风招展,鼓点声阵阵,似震得海面之上都荡起了一圈圈波纹。

按照流程,需先向天问卦,卜测凶吉。

此次大典负责问卦的人是无绝,他昨夜便曾观过星象,今日又测了海上风向,心中早有判断,但在得出大吉卦象时,依旧露出莫大喜色。

【得吉卦,面露喜色,以报之】——乃是他拿到的流程册子里,必须遵守的一环来着。

身穿道袍的无绝,向祭台周围的渔民百姓示出吉卦,又与常岁宁满脸喜色地禀道:“大人,此乃大吉之兆!今岁开海,必然是个太平丰年!”

看着为遵守流程,脸都要笑烂了的无绝,常岁宁遂也加入他,露出粲然笑意。

闻听此卦,渔民间欢呼声汹涌不绝。

常岁宁立于祭台上方,面向前方海面,执礼拜下:“茫茫黄水,长存万年。天赐之恩,日月可鉴。”

四下的渔民也纷纷跟随,向着大海的方向,行跪拜大礼,姿态神情无不虔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大多世代以捕渔为生,对他们而言,这片大海的存在就是天赐之恩。祭海大典的意义,既是为了祈求丰收平安,也是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激。

围在后面的百姓们,也被那些渔民们身上的庄严虔诚之气感染,一时都寂静下来,未有出声喧闹冒犯。

常岁宁双手执起装满了黄酒的海碗,向海面方向敬拜三次,每拜一次,边缓声道——

“一敬护海神明,愿海不扬波,浪平风静。”

“二敬天地日月,愿祈得丰年,人海共荣。”

“三敬海上先魂,愿佑我同族,去归平安。”

三次拜毕,常岁宁改为一手持碗,一手执袖,缓缓将浓烈的酒水洒倒在祭台之上。

祭台下,不远处,跟着敬拜的王岳看着自家大人的身影,感受着四下虔诚而蓬勃的民气,无端又有些眼眶湿润,直起身时,不禁抬袖按了按眼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