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六九七章 新武圣版子午谷奇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九七章 新武圣版子午谷奇谋——(1 / 2)

人在饥饿的时候只会有一个烦恼。

可吃饱了,烦恼就多了——

这句话,对如今在大魏大理寺卿,在汉中城统筹调度的钟繇,可谓是太贴切了。

倘若魏军真的打不过蜀军,他只需要烦恼如何撤退?

可偏偏,战局变幻莫测,一会儿是能打过,一会儿又打不过,最后陷入了彻彻底底的战略相持。

如此这般,钟繇就要烦恼如何调兵?如何运军粮?如何配合魏王那突然提出的一次次的战略与行动。

比如,现在…

汉中本有五万守军,七万五斗米教徒,这等守护力,即便是阳平关、巴山战场溃败,也足以让曹操退回汉中重整旗鼓。

但现在,因为前线的接连失利,短短时日,折损了将近十万人。

若要持续对巴山进行封锁,与那蜀军刘备决战,这个人数上的缺口,必须补上啊!

于是,钟繇接到的命令。

调四万五千汉中守军,七万五斗米教徒悉数赶赴巴山。

很明显,这是孤注一掷啊!

更明显的是,魏王曹操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汉中与刘备拼出个你死我活了!

“唉——”

一声拖长的叹息,短暂的声音中仿佛有九转十八弯,这声调随情绪而变化,展现出了钟繇,这位当世大书法家与广博、大气性格截然相反的一面。

他像是十分纠结,像是心情复杂。

他不禁提笔在墙壁上书写着什么。

儿子钟毓缓缓走入房间,看到父亲在墙壁上书法,惊喜的呼喊。

“是飞白书?”

所谓飞白书,乃是笔划中丝丝露白,像缺少墨水的枯笔写成的模样,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创造此飞白书的乃是鼎鼎大名的大书法家——蔡邕!

“如此飞白书,蔡师祖仅仅传给了女儿昭姬、贞姬,河东卫家因为迎娶昭姬,习得这书法的一招半式,却因为长子早夭,昭姬这一脉的书法就断了!泰山羊氏更为幸运,因为迎娶贞姬的缘故觅得精髓,如今泰山书法大胜,除此之外…当世得蔡师祖亲自传授的弟子中,唯有父亲了,父亲何时将这飞白书传于孩儿呢?”

说起来,书法传世…

未来我…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他的启蒙老师是卫夫人。

而有古书记载,蔡邕将书法传给女儿蔡文姬,蔡文姬又传给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从这个角度,称蔡邕是楷书之祖,倒也不非杜撰!

不过,若是按照钟毓的说法。

飞白书并非蔡昭姬传给父亲钟繇,乃是蔡邕亲自传授。

此时,本就一肚子心事的钟繇听得儿子想学飞白书,不由得叹息道。

“学这飞白书?你可知道,当初创造出这飞白书的人…下场并不好——”

“是选择?”钟毓连忙回答道:“父亲说过,蔡师祖就是因为选择错了,追随了那董卓这才身死道消…”

“呵呵!”听得儿子这么说,钟繇不由得摇了摇头,“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怎么讲?”

“呵…”钟繇又笑道,却是故意转移话题,“你说蔡邕这飞白书只传给了昭姬、贞姬,还有为父,你却不知道…除了他们外,这书法还有一人学到了精髓!”

“谁?”

“魏王曹操——”

随着钟繇这一句话吟出,钟毓一愣,他瞪大了眼睛,没想到魏王曹操竟也是蔡邕书法领域的弟子?

“魏王也向蔡师祖学过书法?”

钟毓是这么问,可钟繇的回答却是又转移了话题,“蔡公是因为选择错了而身死道消,如今…轮到魏王做选择了!”

“什么选择?”

“魏王要汉中只留五千守军,其余无论是魏军,还是五斗米教教徒,悉数赶赴前线…”

“啊…”钟毓先是一愣,不过很快,就释怀了许多,“大王这么做也没错,咱们汉中背后是七百里秦岭,咱们东侧则是有房陵、上庸两城,汉中虽是平原,却被护佑在当中,即便是只留五千人,那也无妨…反倒是巴山战果,关乎天下时局,关乎大魏能否逆风翻盘,大王还是有魄力啊!”

“呵呵…”听着这话,钟繇笑了,“当年董卓招揽众公卿时,众公卿皆退避三舍,唯独蔡邕应下这份招揽,以为至少可以凭此护佑一家老小,那时候…蔡公多半也是觉得,他自己很高明吧!”

啊…

钟毓若有所思,“父亲是觉得魏王此举…”

“我可没说…”钟繇眯着眼,只说半句话,然后做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沉吟了许久,他方才继续补上那心中最后,也是最担忧的一句。

“房陵、上庸近来的信笺虽多,但已是许久没有见到文烈将军的信了——”

这…

咕咚一声,钟毓不由得咽下一口口水,他惊讶的望向父亲,“爹?你的意思是…上庸、房陵有变?可既父亲如此猜测,为何不禀报魏王,让他派人去探查一番呢?若真有变故,那汉中退军可就…可就…”

“嘘…”面对儿子这紧迫的话语,钟繇比出食指示意他不要乱说话,然后,钟繇一边继续完成他那未完成的“飞白书”,一边若有所思的吟道。

“为父突然,就有些想念故人了——”

这话脱口,那竹简上“飞白书”的最后一笔总算勾画出来。

钟毓抬眼,却是无比惊讶的望着这幅大作,一双瞳孔几欲爆裂而出。

那丝丝露白、枯笔完成的飞白书四个大字,正是:

——荀令留香!

钟繇的确是思念故人了!

思念他的这位同乡兼挚友,且有伯乐之恩的荀彧荀令君了——

只是…

钟繇不知,若令君在九泉之下看到这炎汉三兴就要眼前。

又会是何等心情,何等光景?

——『文若,文若…若天下真的有变,汉归正统,你想必是会高兴的吧?』

——『是…是会高兴的吧?』

五丈原。

这处东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的地界,在《通鉴·地理通释》中就有云——“五丈原高平广远,行军者必争之地!

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推演,最终诸葛亮是在这里陨落。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此时数以百计的热气球就降落在五丈原。

一个个汉军的兵士熟练的操纵着热气球,平稳落地。

四周荡开了巨大的尘烟,而外围早就有抢先降落的汉军兵士,伫立等待…

滚滚尘烟中,一个魁梧的男子当先走了出来。

是关羽!

如今的关羽,美髯公已经变成了没髯公,失去了那标志性的长髯,得亏他那红枣一般颜色的面颊极具辨识度,很容易就被手下的兵士认出。

倒是,因为这长髯的消去,一把年纪的关羽竟看上去颇为精神。

“父帅…”关平当先朝关羽拱手。

关羽问道:“这五丈原周围没有眼睛吧?”

“没有!”关平一本正经的说到:“孩儿昨日降落便四处巡查,整个五丈原没有任何魏军的眼睛,甚至…据孩儿探查,就连汉中城也仅仅只剩下几千守军,其余的悉数调往巴山,似乎是打算与大伯决战!”

说到这儿,关平难掩心头的亢奋与狂喜,“局势比四弟预想的还要顺利,五千守军,只需我大军飞球压城,即刻就能进入城中,然后不需半日即可攻下这汉中城,断了那逆贼曹操的退路与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