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燃2003> 第二百八十四章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四章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2 / 3)

卿云笑了笑,“听说小苏老师是两年半就修完了本科的学分……”

他相信苏采薇的专业课门门过硬。

但他也相信苏采薇的非专业课,特别是选修课,绝对水的一匹!

不然哪里凑的够那些学分!

望着苏采薇羞愤的表情,王德超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摆了摆手,“小卿,书院制是真的很有好处的。”

他不想说通识教育了,既然有选课,那就一定有选课策略,卿云提出来的是漏洞,而漏洞是可以被补全的。

卿云转过头来,肃然的说着,“我知道有好处,我明白校长你考量这个问题的点在哪。

我承认,一,师生同吃同住的书院制,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加亲密和温馨的学术环境,二,生活社区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综合素质,三,同寝不同系,来自不同学科有不同兴趣爱好及性格特质的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可以接触多元化视野,培养全面素质。”

说到这里,他双手一摊,“这些都没问题,都是书院制的好处,校长,你别忘了,我假不假也是炎黄学院的院长,我偶尔也会琢磨这些。”

王德超点了点头,而后疑惑的望着他,“按理说,其实你的炎黄学院,因为面向你自己的企业,天生应该比我们这种公立综合性大学会更强调全面素养,为什么你……表现的这么抵触?”

卿云摇了摇头,“书院制不是不好,我现在的反对,只是时机真不对。”

说罢,他又突然笑了一下,“校长,欧洲的那些学校我暂时不说,明珠岛那边的港中文,就是一所书院制学校,我知道,你们大多考察的重点也是港中文,对吧?”

王德超解释着,“98年的时候,我们教育界人士一起去那边考察,都对港中文的那种‘师生都有双重身份,专业教学及学术研究属于学院,课外活动及人格养成属于书院’的书院制赞赏有加。”

卿云又点了点头,“没错,但是,为什么明珠港只有港中文一所大学是书院制,它已经搞了半个世纪了,为什么明珠港其他几所大学不跟进?”

不待王德超回答,他自己说了出来,“经济实力。港中文的书院,可以为所有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经费,包括集体食宿、文化娱乐、国际交流等等,这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这里面除了学生学费、学校拨款,更重要的是书院自身的筹款能力,这就牵涉到大学与书院之间的责任与权限。

比如现在復旦搞几个书院,书院天生就会存在贫富不均,到最后,你会发现,书院之间比的是谁富二代多,最后强者恒强。”

一边的苏采薇最先反应过来。

倒不是她懂经济学,而是相比起王德超和石广勇,看过《哈利波特》的她,瞬间便联想到霍格沃兹四个学院的强弱关系上。

格兰芬多是主角光环,但从里那些奖杯数量可以看出,实际上公认整体实力最强的学院是二代n代密集的斯莱特林。

“那是不是在分院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调节,让各个书院……在这方面,势均力敌?”

石广勇的话,让苏采薇差点没憋住笑。

分院帽?

嗔怒的瞪了一眼那边坐着的卿云,她觉得都赖他,一开始说了哈利波特,现在她的脑袋里,便是拿着书院制和霍格沃兹不停的做着对比。

从她的表情上,卿云也知道她想到了什么,冲她挤了挤眼睛,而后对着石广勇说着,“这确实是可行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学校现在是不是真的具备了推行书院制的经济实力。”

听到这里,王德超摸了摸脑门子上的汗,摇了摇头,“如果要按照港中文的书院包国际交流项目费用的那种模式,学校现在没这个钱。但也不是必须的,对吧?你先说说你的第二个问题。”

卿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嘴里却轻轻的说了一句,“贫困生。”

在王德超三人凝滞的目光里,卿云玩味的笑了笑,“虽然我现在不是贫困生了,但我想我18年的人生经历,还是能够代表这个群体。

书院制强调全面素养的全人格教育,没错,这是趋势,但是,那种开放式、讨论式的学习方式,真的适合贫困生吗?”

原本还微粉着小脸的苏采薇,此时沉默的看了他一眼。

好吧,他确实有资格这么说。

王德超的脸色也肃然了起来,“说说看。”

卿云一说贫困生,他便陡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他此时更想听听,这个曾经真正的贫困生的看法。

卿云双手合十揉了揉鼻翼,而后微微一笑,“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他们由于家庭环境和初高中教育的差异,书院制一开始他们就会处在劣势。

不要说什么天道酬勤的话,有些差距能弥补,有些是弥补不了的。

别的不说,很多农村里的孩子,上了大学,才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你让他们怎么公平的竞争?

书院制,学校和书院会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总归资源就那么多,贫困生从一开始就会被落下,而后越抛越远。

第一,经济负担,港中文那套书院制要求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这会增加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他们可能无法承担额外的费用,如社团活动的会费、实地考察的费用等。

第二,学业压力,书院制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并获取广泛的知识。然而,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与专业无关的活动,从而导致学业还原度不高,难以全面发展。

第三,社交隔阂,书院制强调建立学术社群,但对于贫困生来说,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可能导致社交隔阂。贫困生可能因为经济上的限制而被排挤或感到自卑,难以融入书院的社区。

第四,心理压力,对于贫困生来说,面对经济困境和来自家庭的期望,他们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书院制中的竞争和学业要求也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说到这里,卿云摇了摇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02年我们国家贫困人口的比例是365%,按照教育部的数据贫困生,全高校口径是29%,我们復旦大学和清北交大人大差不多,今年新生都是20%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