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一百七十二章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2 / 3)

一般认为,出关之后,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就无法耕种了,天气严寒会缩短无霜期,无霜期的时间太短,连一季都无法收获,对于大明而言,这样的土地是完全的负资产,是没有兴趣动动身子索取的。

但是腐殖层的形成代表着辽东以北的无霜期,是可以耕种的,只要无霜期一百天以上,那就是值得占领的,如果雨水充足,在一尺二寸以上,那就必须要占领了。

黑乎乎的土地不种地,那不是作孽是什么!

李成梁察觉到了不对劲儿,很不对劲儿,礼部尚书万士和这个最大的鸽派,都变得面目狰狞了起来。

“陛下,臣在大宁卫的时候,听戚帅说,全宁卫就有一片这样的黑土地,就在大鲜卑山的山口,如果能够拿下全宁卫,就可以试着耕种了。”谭纶提到了自己在大宁卫的见闻,出了青龙堡,进逼全宁卫,让喀尔喀五部撤军的时候,李如松就看到了那草长莺飞的黑土地,还当个奇闻,说给了谭纶听。

土地的黑色,主要是因为腐殖。

土蛮汗,又多了一个不得不死的理由。

“第三种礼物是,铁浑甲,由人参铁打造而成!”李成梁的第三种礼物,就是呈送了一件铁浑甲。

谭纶走到了铁浑甲之前,敲了敲,颇为肯定,就是人参铁打造的,铁料中的杂质,会让铁的性质发生改变,除去杂质是一种漫长而困难的工艺,千锤百炼,其实砸的就是杂质。

杂质较少的就被叫做人参铁,极其稀有,谭纶确定这玩意儿就是人参铁。

李成梁俯首说道:“这是东宁卫的人参铁,在南芬山可以露天开采,那里和建州卫紧邻,长期兵荒马乱,攻伐不断。”

李成梁献宝也有他的目的,最开始的皮货是展示的是动物资源,而黑土展示的土地资源,现在的人参铁,则是矿产资源,展示的全都是辽东的自然禀赋,李成梁的目的是鼓噪战争。

皮货在大鲜卑山之中,被土蛮汗占据了必经之路,黑土地在吉林。

洪武年间大明军征战至吉林,到了永乐年间又在吉林建造了吉林船厂,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兴文匽武的大势所趋,奴儿干都司最终弃置了。

吉林这个地名本身叫鸡林,是洪武年间指挥使庄德路经此地,看到了树林里有一大堆的锦鸡,故此得名,后来改名吉林。

吉林船厂在永乐年间造船,运粮开边,成祖皇帝崩,仁宗罢吉林船厂,宣德年间再发匠卒数千设吉林造船厂,宣宗崩,正统年间吉林船厂彻底弃置,再无人提及。

就连这属于大明的东宁卫人参铁,也不太安稳,因为对面就是建州这帮建奴的骚扰,这可是露天的人参铁矿,占了铁矿,就有了军械,建奴怎么可能不骚扰劫掠。

李成梁就是在鼓噪战争,皇帝想要得到这些,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动进攻,才能获得这些。

朱翊钧听的懂李成梁在说什么,笑着说道:“李帅有恭顺之心,迟早都是大明的。今日大宴赐席,李帅在京师过了年再回去便是。”

“臣遵旨。”李成梁很确信皇帝听懂了他的问题和试探,他进京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小皇帝,他真的不好糊弄。

朱翊钧在李成梁离开后,并没有让张居正离开,而是和张居正沟通了禁聚徒讲学和南衙追欠之事。

“戚帅在辽东大捷的消息传到了南衙之后,追欠的事儿,便有了巨大的进展,根据土地持有的数量,田亩数在七百顷以上的豪奢户,均摊了这笔追欠。”

七百顷,等于七万亩田,这是权豪中的权豪。

稽税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问小民苛责,根本收不到几厘的税,催缴票催缴的人力物力,都需要钱,而南衙、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共计欠了234万两白银的税赋,除去稽税成本,运抵京师的将会有193万两。

这这笔钱,会有78万两白银,对京杭运河进行疏浚巩固。

正如万士和说的那样,漕粮不再河运,而是海运,不代表着京杭运河这条大明的大动脉停止了跳动,相反,它会变的更加繁荣。

漕粮的运送入京,会十分耽误河运的运力,漕粮过道,商舶通通避让,一年就要搞两次,这对,严重影响了大明运河两岸的生产和生活。

海运,就是大明朝的一次尝试,这一次是张居正当国,哪怕是船全翻了,也要继续改良船只,继续进行下去。

至于聚徒讲学这件事,张居正认为,借着所谓言路通畅,天下大治的名义,放任那些摇唇鼓舌之徒,放任奸猾之辈,肆意诋毁朝廷,而不加约束,终究会自食恶果。

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

不用朝廷官式讲学,群聚徒党,及号招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谭废业,一定会开请托之路,姑息之弊必然蔚然成风,各地的提学官,要听吏部、都察院考察奏黜;各地按察司、巡按御史也要劾奏;游士人等,聚徒讲学,许各抚、按衙门访拿解发。

这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政策了,整饬学政,张居正是非常认真的在办这件事。

“金银钱,先生说要在年底之前,这眼看着就年底了,是否已经造好了?”朱翊钧问起了金银币的制作。

得到了大明金银皇家工艺的加持,宝源局的御制银币正在如火如荼的改良着工艺。

大明皇家工艺,可以将金丝拉到一厘(毫米)的精度,而且是分毫不差,朱翊钧带的金丝翼善冠就是这种工艺,皇宫的工艺是轧拉,而宝源局的工艺是铸造,铸造出来的银钱,实在是太多孔洞了,是无法满足大明朝的钱币需求的。

李成梁下了朝,第二天就出现在了会同馆驿,开始代表了辽东跟布延开始谈判。

土蛮汗仍然存在一种幻想,那就是辽东的李成梁部,和他们土蛮的属性是一致的,都是山大王,是可以沟通的,是可以和大明西北方向一样,晋党和俺答汗沆瀣一气,而辽东和土蛮蛇鼠一窝,大家好说好商量,一起坑朝廷的钱。

这也是朝廷的看法,朝廷对辽东的局势,处置时,都是非常谨慎。

土蛮、朝廷都认为李成梁具备了藩镇化的基础,但是从来没问过李成梁的想法,问辽东军兵百姓的想法,辽东是大明的辽东,万历三年十二月的时候,这是一个事实,李成梁只是大家都认可的能带着辽东军兵打胜仗,保护辽东百姓耕地的大明将军。

李成梁是大明将军,但凡是有办法,李成梁是绝对不会造反的,甚至是养寇自重,在大明,武将造反太抽象,太不现实了。

布延满含笑意的见到了来谈判的李成梁,李成梁右肘后摆,急走向前,连招呼都没打一个,身体重心稍微下移了些,拳肘肩腰一起动,一记炮拳,直接砸在了布延的脸上。

“嘭!”

这一拳势大力沉,若非李成梁现在已经五十岁了,就这一拳,就能把布延直接打死,他是个膀大腰圆的武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