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零九 红衣大炮(1 / 2)

提到红衣大炮,陈墨就不由的想起了未穿越前在网上刷到的一个帖子,从这个帖子的评论里,了解到了红衣大炮相关的事。

那则帖子是这样的,明朝时期红衣大炮大显神威,领先西方两百年,为何到清朝就不行了。

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比如有说清朝不重视火炮的发展。

但很快就遭到了辩驳,说传说努尔哈赤就死在了火炮的手中,清朝怎么可能不重视火炮的发展,还给出了例子,说皇太极在涿州抢到了一门“红夷大炮”,下令将其拖回辽东,又下令用重金招揽了一批汉族工匠,认真研究这门大炮。

还说红衣大炮这个名字,就是清朝改的,由于夷是明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称,所以就把夷改成了衣。

后来皇太极更是将红衣大炮视为战胜明军的法宝,称红衣大炮为“红衣将军”,还亲自下令设立了炮局。

不过这条评论又受到了别人的辩驳。

于是乎,这条帖子被吵的越来越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讨论,渐渐的话题都有些歪了。

甚至有大神说起了红衣大炮的制作。

陈墨当时凑热闹的看了几眼,如今想起,仿佛当时瞥的那几眼还记忆犹新。

红衣大炮的制作并不算困难,毕竟这种大炮开始并不是中国产的。而是明政府从葡萄牙人手中买的佛朗机,后续在佛朗机的基础上进行仿制。

既然明朝都能仿制出来,大宋皇朝的铸铁技术可不落后明朝,甚至还要更为先进。

现在火药已经被陈墨鼓捣出来了,那么这红衣大炮,也并不是不能鼓捣出来。

史书记载过红衣大炮的威力:“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火星所及,无不糜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