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寒门宰相> 四百七十八章 新三司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百七十八章 新三司使(3 / 4)

苏辙道:“哥哥你忘了王介甫吗?”

苏轼道:“王介甫只是不近人情,并非是小人,他也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九三郎看人不是这么看的。”

苏轼又道:“其实我不愿到京中为官…莪素来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不过我绝没有不敬官家的意思。”

章越道:“子瞻兄,天下事坏也坏这里,害你的都是身边人,今日是朋友,明日就拿你的话来断章取义。”

苏辙重重地点点头,也是赞同章越的意思。

苏轼在章越,苏辙的一致要求下,勉强同意不轻易表达自己对皇伯皇考的看法。

三人继续喝酒,苏轼讲了自己从凤翔回京一件趣事。

他随员路上中了邪,旁人都说是得罪了山神。苏轼去山神祷告。

祷告后苏轼继续上路突然风沙扑面。旁人都劝他说山神还未息怒,不要前往,回去继续祷告。

苏轼说我命由我不由人,说完继续走,最后风沙小了,随员也恢复了清醒。

说到这里,三人都是大笑。

苏轼又说到因修皇陵,从陕西拉大木至汴京,百姓困顿不堪劳役,自己也是费了很大的劲方才完成差事,其中被上司不解。

苏轼不住说些他在凤翔府的事,有痛苦有磨练,哀叹民生多艰,但最后都化作了佐酒菜。

待问到章越时,章越便简单说了一番交引监的事。章越说得举重若轻。

三人这酒一直喝到半夜。

治平二年四月。

章丘从蜀中送信而来报平安,这也让一直为他担心的章越一家稍稍放心。

而这时官家下旨让礼官及待制以上,商议他生父濮王的名号问题。

濮议之争就此展开,朝中大臣们也分裂作两派。

一派是以中书宰相韩琦,曾公亮,欧阳修为首的中书派。

还有一派即是司马光,吕诲挑头的台谏派。

朝臣们多站在台谏派的一边,指责中书派迎合官家的顾私亲之举,唯有刘敞,曾巩等少数人站在中书派一边。

章越知道这濮议之争既开了头,也就一时停不了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