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1 / 2)

陈买将自己的打算细细地和许钦说了一遍,原来他的外曾大父叫做张负,是户牖那边小有名气的富商,亲眷也有不少做生意的。张家平时在外地忙碌奔波,但到了年关总是要回乡团聚的。陈买这次也要回去过年,他希望许钦和他一起回去,和张负见上一面,把镖局分店的事情谈妥。

“他会答应吗?”许钦有些忐忑。

“放心吧,商人重利,回头我把镖局这两个月的帐算上一算,我们短短时间里就挣了不少钱,外曾大父和我们合作只赚不赔,他肯定会答应的。”陈买脸上带着带骄傲,信心满满地说。

要去员工家里拜年,许钦还是非常重视的,他先带着陈买去了温县最好的一家衣服店里量体裁衣,赶做了两身雅致的新衣,然后将自己带回家送给许家人还有县衙相关官员的礼物,剩下的也打点了两份,一份送给陈伯,一份送给张负。此外还在母亲的建议下,带了一些温县的特产。

许钦和陈买平时空闲时跟着镖局骑手学习骑马,此时已经学会了,两人各骑着一匹快马,带着沉甸甸的礼物,又有app精准导航最佳路线,这次只花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户牖乡。

陈买一路上说个不停,在看到高耸的阳武县城门后突然有些紧张了起来,勒马对许钦说:“大兄,我好像终于感受到了一点书上说的衣锦还乡的感觉了。”

“这才哪跟哪呢。”许钦笑道,“跟着大兄我好好混,日后真正发达了,到时候咱们得弄个大排场——”

说到这里许钦顿了顿,干脆给陈买唱了一段《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这样才叫做衣锦还乡。”

陈买没见过大世面,还真被许钦这一趟打趣给震住了:“这是谁啊?好大的阵仗。”

这是以后要当你们皇帝的人呢。许钦心里想着,嘴上却说:“一个自称斩了白帝子的牛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作者有话要说:许钦:O_O你家里人会答应吗?

陈买:@_@我好像有点紧张了

张负:拜托,出柜见家长的戏还在很后面,你们这样我会误解的==

秦朝过年是十月,过完年开始走历史剧情线

排场这个词和戏曲有关,秦代没有,所以只有许钦说了这个词

去参观过汉代藏冰的凌室,在地上,我也很好奇怎么能藏住冰的

ps:秦代马云和秦代刘强东是打趣的啦,其实小亲亲应该算是秦代王卫?

第17章贺正旦

许钦和陈买先去了位于户牖乡的陈伯家,阿杏远远看到陈买,高兴地飞奔过来,像树袋熊那样地挂在陈买脖子上:“从兄,我好想你。”

阿苏也很兴奋,马上掀开帘子跑进屋嚷嚷道:“从兄回来了,你们快出来看啊。”

从里屋出来的三个人里面,除了许钦认识的陈伯和郑如夫妇外,还有一位面容和陈买有几分相似的妇人,只看了一眼,许钦便认出这应该是陈买的母亲张瑶。

张瑶也好奇地打量着站在自己儿子身边这个容貌出众的年轻人:“你就是陈买在家书里一直提到的许钦吧?”

“正是,恰逢年关,陈买要回乡,我就陪他走一趟。”许钦回答。

陈买早就招呼着年纪稍大的阿苏和他一起将马背上的礼物拎下来分给大家,此时跑到张瑶面前显摆道:“这些都是大兄和我给家里带的礼物。”

张瑶慈爱地拍了拍陈买一路风尘仆仆裤腿上沾的灰,笑着对许钦说:“来拜访就很好了,还带礼物过来。”

“陈买帮了我很多忙,这是应当的。”许钦又将陈买这两个月的情况和张瑶大致夸赞了一遍,他本来就嘴甜,又有心在公司骨干的家属面前卖好,很快就说得张瑶对于陈买的表现还有镖局的前景都十分看好。

郑如早就准备好了菜肴,许钦又将他带的鲍鱼干拿出来,放在汤里煮了,一家人吃着鲜美的海味,还有时兴的蔬菜,其乐融融。只是陈买的亲爹还在外面游历,可能要正旦当天才赶回乡里,因此陈买脸上的表情略有些失望。

许钦是客人,陈家照例单独给他收拾出了一个房间,但因为张瑶也在家,睡的地方不够了,陈买只能打地铺。冬天地上冷,许钦当即表示让陈买和他睡在一起,免得小小年纪冻伤了筋骨。

陈买到底还是少年心性,一路上骑马颠簸劳累,躺进温暖的被窝,很快就呼呼大睡起来。

许钦忍不住戳了戳对方睡得有些鼓起来的脸颊,试了试手感,心想,胖了……看来自己这阵子给他养得不错。

因为许钦打算第二天就回去,所以和陈买特地起了个大早,跟着张瑶回娘家去张家登门拜访。

比起好不容易在帘子后面装上门的陈家的贫穷,张家不愧是富商之家,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楼房也有三层高,瓦当上都是些精美的云纹。

张瑶的父亲张仲和祖父张负都在家中,许钦说明来意,希望和张家合作,在阳武县城开设一处快递站点,从这里送的快递收入全部归张家,温县和阳武县之间的快递由两边合作,五五分成。除此之外,许钦还把他在琅琊县联络到的海产品的分销权也分给了张家,并且允诺日后每开一家分站,都会和张家资源共享。

如此诚意的条件,再加上亲孙女和陈买在一旁不停怂恿,张负爽快地答应了许钦的请求,并表示等过完年就寻一处房舍,把镖局阳武分店办起来。

搞定了一件大事,眼看系统中的六个小圆点亮了两个,许钦的心情十分美丽,和陈买提前互道新年快乐之后,就骑着马儿往温县赶。

秦以十月为正,十月初一便相当于现在的大年初一,是为岁首,因此也叫做正旦。许钦回到温县的时候,正好是正旦前一天,灰蒙蒙的天上飘着絮状碎雪,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气氛中,锅里煮着的肉香味在整条街道上弥漫。

和现代人一样,到了一年最后的那个晚上,都想吃点好的,然后第二天可以精神饱满地去祭祖和互相拜访。

许家早已酿造好了第二天祭祀用的冬酒,多余的就在晚上拿出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喝上几口。因为外面开始下雪,天气比较冷,虽然房间里生着火,但毕竟没有空调,许钦便提议吃火锅。

秦代的火锅是一个大鼎,高级的里面可以分格,大家分开在格子里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烫熟,有肉有菜,有海鲜干,还有一条做成切脍的大红鲤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许钦吃得满头是汗,心里充满了吃货的幸福感。秦代虽然佐料不如后世丰富,而且烹饪手法也比较单一,但胜在原材料新鲜啊,菜都是自种的绿色无污染蔬菜,肉类也是真正放牧养大的,鲤鱼是从黄河里新捞上来的,只要随便水煮都会很好吃。

对于这个,许钦一个现代沿海地区的人民在吃海鲜的时候深有体会,真正新鲜的海货都是水煮的,不新鲜了才放重盐、辣椒、椒盐甚至油炸来掩盖。

酒饱饭足,许望还分享了一个来自朝廷的好消息,原来扶苏大军在上郡和官军对峙数月后,派使者入京,表示你做你的皇帝我不和你来抢,但是必须交出被囚禁在长安诸公子和公主。

正旦在朝堂比民间更为隆重,新年伊始,朝廷要大朝受贺,在这一天皇帝会坐镇咸阳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胡亥登基第一年,纪年都是按照正旦后才开始算的,他并不想这么重要的一个正旦日还费尽心力地和长兄打仗——刚当皇帝第一年新年就有刀兵之灾这样太不吉利了——犹豫再三后,胡亥还是不情不愿地接受了扶苏提出的要求。

扶苏在将他的同胞弟妹和家人们全部接走之后,信守承诺退兵了。老百姓也终于能从战事中缓过劲来,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年。

“过了年阿钦也满十八岁了。”许忻感叹道,“还好扶苏公子退兵回边关,不然我一想到要送阿钦去当兵,就睡也睡不好,头发也掉了许多根。”

许负抬眼看了看许忻,淡道:“大兄放心,以你的面相,就是到了四十也不会秃的。”

一屋子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可许钦总觉得扶苏带着三十万大军盘踞在边关,胡亥不可能放任他这样自立为王。

“负儿,都说你精通占卜,能算算明年还打仗吗?”许钦准备从许负口中探听到一些“天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