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1 / 2)

刘启双眼一亮。

几日后,夏安然收到了他老爹的一封信。

如他所料的,他老爹敏锐地注意到了造纸的重要性,并且就种种琐碎事件向他发问。

最后,他的皇帝爹给他这纸命名为中山纸。但同时,帝王令他暂且不允他售卖这些纸张。朝廷想要将之收为专卖以控价,当然,作为对儿子的补偿,刘协直接免了中山国未来十年的献费。

献费?

夏安然外头思索了半天,终于想起来了这样东西的存在。

没错,诸侯王臣虽然拿着皇帝封地的税费,并且可以自己铸币自己征税,但同时他们也需要给朝廷交纳一定的费用,费用没有个定数,纯属心意费。

——当然,谁要是交得太少……总归还是会吃排头。

但等他打听后却发现,事实上自之前削藩令下达之后,为表抗议,那一年诸侯国除了景帝的几个儿子,旁的叔伯均都不曾向朝廷纳献。

加上今年的七王之乱,在战乱之中更是不可能有收入,朝廷其实已经有两年不曾收到过诸侯王的献费。

作为今年刚刚就藩的中山王,他今年当然也不必交这个费用。要不是帝王这一提,他倒是真的不记得了。

夏安然扒拉了下手指,盘算半天发现自己不太合算。

他重点没有放在这十年的免供上,他在意的是这谕令所带有的含义。

虽看似就只是给儿子的一份奖赏,但其言下之意便是:当皇帝的并没有忘记你们应尽的这一份义务。

他至始至终也不曾下令说藩王可以不交供奉。

简单说,这一份不是发给夏安然看的,而是给旁人的一份敲打。

做皇帝的总不能直白地跟下头的人说:朕没钱了,你们该交保护费了吧。只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来进行催促,至于不能接住这个领头,就要看个人造化了。

意外省下了一笔支出的夏安然,很快便将这件事情置于一旁。虽然皇帝免了他这份开销,但作为儿子和孙子的他到明年过年的时候,若真要空手进京那也实在太难看了。

有些钱不能省。

节省小钱,定然要损失大钱。

这件事夏安然心中门清。

在回信的时候,夏安然将这些时间做出的纸张留下了两成,其余全数让人带往了长安。他爹既然想将造纸这件事情转为国营,夏安然当然不会去触他的霉头。更何况老爷子只是让他不能卖纸,又没说不能卖书。

机灵的宝宝都要会钻空子呀!

如果放到之前,夏安然可能还要心疼一下,但是手里握着瓷土,还是白色瓷土的他现在丝毫不在意这点损失。

现如今他也并不打算在中山国大力发展造纸业,因为造纸对于水的污染还是有挺大的。如今小规模造纸也罢,这一点污染可以被自然界所净化。

但是如果他爹想要供应全国的大规模的造纸,势必等不到纸张自然转白。要人工脱色就得上碱,届时在漂洗中这样的碱性水对环境一定会有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