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1 / 2)

逃毛了不起就多套两层布,但是有异味这绝对是贵人们无法接受的瑕疵。

在温度和风度之间,大汉颜控党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丢掉温度。

刘彘摸了摸这个垫子,又左右环顾了一圈,他似乎是领悟到了什么,掰着手指说道:“阿兄想要养桑树,桑树可以治理土地、拦截河水,然后桑树叶子可以喂蚕宝宝,蚕宝宝的便便可以喂鱼或者喂树。蚕宝宝的茧可以做丝线,丝线就能做丝绸,丝绸可以包住鸭绒。”

张骞接下去道:“而鸭子是可以吃水塘中的鱼长大,鱼的粪便又能供给桑树。桑树越长越大就能治理盐碱地,时间久了这块地就能变好,又可以做农田。”

“哇——”几个小孩对于这种逻辑串联问题感觉非常有趣,一个个踊跃发言。

“这当中,农户养鸭子还有生蛋,鸭子蛋可以做咸蛋!”这是已经在中山国生活一段时间的阿青小朋友说的。他已经吃过咸蛋的味道了,可好吃!

“鸭粪也能做肥料,来肥田,鸭子和小鱼还能帮忙种水稻。”刘彘补充道,“即是说,如果一家人家按照这样的种植方式,他一岁的收获将不仅仅是稻谷,还有鸭、蛋、鸭绒、丝绸,可能还有鱼?”

夏安然点点头,“此为最佳,实际上不可能有这般多。若这一年年景不好,起码也能有旁的收成可以贴补家用。”

“只是,农户可皆有暇如此为止”窦皖在此时却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而这也是夏安然最苦恼的问题。

——如何在保证生产质量的情况下解放劳动力。

作者有话要说:

桑基鱼塘是珠三角的种植方式~当然其实治理盐碱地最好的树不是桑树,桑树只是有一定的耐盐碱力。

河北中山国现在在的位置……是现代的缺雨地带,因为雨水被太行山脉给挡住了,它本身又在内陆,海上吹来的水汽到不了这里。

所以现在这一块基本都是抽地下水灌溉的。

不过在古代,由于雨带还在黄河沿岸,所以这里还没有这些问题。

关于盐碱地的问题:降雨不足、降雨太多、地下水太低、地下水太高、靠近河流都会发生土壤盐碱化。

每一种治理方法都不同,现在国家有专门的治理团队,文中的治理是特别浅薄的。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冲盐。

但是对于一些本身是因为干旱的土地来说冲盐说得容易,哪来的水?就算现在把盐分压回土地了,只要气候干旱过几个月又会被吸上来,大环境不改改小环境就要非常注意。

但没法子,只能不停得去试。

咳咳,鸡绒也不是不暖和,问题是它不防水,所以是一次性的。其实也能用。

政府一直在鼓励农民收入能够多元化,这也是为啥现在会推广生态养殖原因,全部收入依赖土地,哪怕有保险也太危险了。更何况大部分农民还不会主动去购买保险。

补充一句,野草莓和大果草莓不是一个东东啊!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野草莓这个至今没有确定,因为中国不是喜欢吃浆果的民族所以基本没有记载,本文默认有嗷!

曾经的作者君:刘韩是我的初心!

现在的作者君: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