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1 / 3)

如果秦军所有的敌人都不准备投降而是选择奋力一战的话,那也就意味着秦军所有的行为都是事倍功半,这浪费的一半力量自是毫无意义。

异人双眼骤缩,拥有更多……这四个子看似普普通通,却让他本能得为了其中的隐喻而欢喜。这是藏在老秦人血脉中的执着。从他们因站队失败成为周王朝的炮灰那一日开始,就将之在一代一代中传承了近八百年的执念——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被驱逐的极西之地归来,夺回他们应有的一切。

便是性格温厚的异人也不例外,他自己可能并未察觉,但事实上他的眼眸之中透露出了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那是一种藏在平静湖泊下头暗自涌动的激流,因为吕不韦的一句话,无意间翻涌了下。

这一抹光亮恰恰被吕不韦捕捉到了,他不动声色得继续说道“商君之计为强国之道,然而强道虽好,却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它的代价就是——被征服者心中的悲恨怨毒。一旦力量衰竭,天下人将全是你的敌人。”

这算什么代价?异人听到这番话颇有些不以为然。

作为秦国的王孙,他自不会去想秦国会有衰败的一日。而且被征服者哪有心悦诚服一说?哪块被夺走的土地上当地人是欢喜送上的?秦国夺来那么多土地,当地的百姓初时又多么不甘仇恨又有何用?最后还不是秦国一征兵便争相报名?

“那如果,有一日秦国一统天下,自此再无仗可打,无爵可封了呢?”吕不韦倾身问道,他双眼微眯语音轻柔:“届时这些等着战争获取爵位、获取地位之人又要如何?”

“他们,还会愿意吗?”

他可以察觉到握住他手的嬴异人的手猛然一紧,吕不韦语气平和温柔“不知公子可知,商君生前曾经问其友人赵良,其与五羖大夫比如何?公子可知赵良如何答?”

“赵良答曰:百里奚出入不坐车,酷暑不打伞,行走是不乘坐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其可布衣而行于闹市之中,而商君呢?”吕不韦低声细语“战车相随,甲胄之士伴行,无持矛操戟者不敢出行,为何?”

“百里奚故去之时秦国男女皆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而商君故去之时,公子可曾听闻一句民众的感念之语?可曾听闻一个臣子为其说情之话?”

“商君变法三十余年,当时朝堂之中定然有因其福荫而起之人,这些人为何也不为商君说话?”

“为何?”异人也跟着喃喃道“军功授爵制于民而言,不是也是极好的?”不如说,这些自平民而起的官僚最应当感谢的不就是商鞅?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吕不韦叹道“商君所行【强道】,奉行以力服人,见效极快,然被制服者心中又怎会甘愿?军功授爵于寻常百姓起初确是好事,只是前提是他们当真是完全出于自愿去了前线,以及有这个命能活着回来。”

爵位自然是给活人的,死人只会落得个满盘皆空的下场。

“况且就算得了爵位又有何用?秦法严苛,便是得了爵位也很可能一个不当心便失去了,为了活命男人们就只能不断得上战场,给自己以及家人积累足够的功勋以供抵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