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3章(1 / 3)

同时,魏国那些人还要抓紧时间推举出县内有名的贤人给上头。在秦国人的有意为之之下,盘根错节的家族大势力基本都被聚在一起,以至于原本大家都以为不会有问题的推举活动成为了一场打飞狗脑子的内斗。

魏国人纷纷表示,凭什么推荐你家的人?我家的就不行吗?

最终秦人观望了几轮撕扯后只能无奈表示:好吧好吧,既然你们没法自己决定,那就选举叭。大家把认为有才能的推举上来,然后全县一家一票,来进行选举。

这样足够公平了吧?

看似的确是公平了,但不要忘了现在的东郡可不是过去的魏国二十城。

秦国的分户制度在东郡出现了两极化情况,家有的田宅和房产依定门户之人而定,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家人,一家三代为一户和一代人为一户分到的田产数目是一样的。

在如此利诱之下,魏国的民众们自然积极分户。

而豪强则不然,为了保有主支的威慑和利益,他们都是尽可能分得足够小,想以此法保存实力。

此消彼长之下,平民的户数比起富户来说要多太多了,而且这些大量被重新立户并且插入各地的平民对于当地豪强没有惧怕感,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秦国二十二县里头选出来的头名竟然有八匹黑马,而且这些黑马大多出自寻常家庭,而非原本的“贵族”之家。

更令人意外的是,秦国人在抓着他们培训了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清楚秦国的公文传递以及管理方式后,当真就允许他们登上了县令之位。

虽然只是试用期,大家也说好了三月后会有一项《秦律》并县内情况审查的考核,只有通过了才能正式授印。这也十分惊人了。

二十二个县,秦人竟然大胆启用了魏国人来管理?他们难道不怕这些魏国的县令带领治下魏民联合起来造反吗?

当地的乡老禁不住摇摇头,感叹这群年轻人过于轻信于人。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相关的话题早就在郡守府进行过一番讨论了。

怕不怕造反?当然不怕。

县令执掌当地民生,但是兵卒武械管理,都在县尉手中,而这些县尉,全都是秦人。

“但这只是被动防御,用武力镇压是最愚蠢的方法,只能压得住一时不能压住一世,关键还是要解决我们和魏人之间的矛盾问题。”

年轻的东郡太守邀请向他提出这个问题的郡丞甘罗、郡尉蒙恬以及来凑热闹的赵政一同来观看他挂在屏风上的几张柱状图和饼状图:“魏地若要再起风云,必定有三大要素,人、武器、理由,三者缺一不可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