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1 / 2)

“若是遇到灾年或者意外情况,提前开仓也无妨。外头流转的仓库,便是平仓。而这个……”夏安然指了指正在建立的仓库,说道,“是中山国的底气。”

韩婴思索了下,他看了看现在大家所站立的位置,再盘算了下此处到卢奴的距离,觉得这样的仓库作为存储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一种操作模式实在是有些离奇,他对于将粮食挖个洞藏起来这种做法还真是心里头没底。

见他这样,夏安然笑了一下:“韩御史,这样的仓房还有一个绝佳的好处。”

“哦?”韩婴拱手作揖,“臣请殿下赐教。”

“谈不上什么赐教,”小国王手中的扇子点了点库房所在,“粮食存到和地面齐平时候便可以以黄泥覆盖,其地面部分还能当做寻常仓房使用。”

也就是说,如果遇到战乱或者掠夺情况,很难有人能够想到他们抢走的粮食其实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则是在地下。而就算有人知道地下有粮,但纯粹散装的粮食却很难快速带走。

哪怕要放一把火烧掉,也要先挖开黄泥封层,然后一层层得掘开上头的谷糠再撒入火种。

有这个时间的话……估计也没有烧粮草的必要了。

毕竟古代抢粮草都是派出一小队人员出去偷袭,一把火没点起来基本就是全灭,不会有第二次动手的机会。

说到防火其实最好还是用石棉,但是这东西……夏安然有些不想去倒腾,石棉肺对人的伤害太大,而且最可怕的是对于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办法预防和阻拦。古人也没有显微镜,看不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会生出防范意识。

他算算中山国未来几十年都挺太平,自觉也没这必要。

倒是韩婴被这一番骚操作震得不行,他盘算了几番,又去仓房转了好几圈,觉得这种地下储粮地上再储粮的方法简直是绝了……不过缺点就在于由于黄泥是盖在下头粮仓上的,其承重应当不高,所以稻谷也放不了太多。

嗯……要不然在里头放些谷糠充数?听小殿下说谷糠还有保温作用呢。

夏安然不知道他的辅政大臣在想什么坏主意,他去找负责施工的匠人们去了。在得到确切消息说这个粮仓可以在“冬藏”之前完工之后,夏安然眼珠子转了转,准备去做一件大好事。

——开仓售粮。

作者有话要说:

刘小猪:暗中观察.jpg

刘小猪: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哥哥这么做了就这么学叭。

官僚:不明白这是为啥子!!

官僚:算了还是拍彩虹屁叭!!

夏喵:????嗯???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啊,你们古代人都那么能脑补的吗?

农人在春末夏、一直到收货前的时候是最苦的。

这时候去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新的粮食还没有来,基本上民间的高利贷都是这时候出来的,尤其是如果一个家庭受到了某些冲击之后,那绝对是没有粮食的。

然而如果借贷,到了秋天还完之后冬天就又没粮了,只能继续借。最后农民等于在给放贷公司做白功。

所以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候就提出和完善了“青苗法”,即官方借贷,想法是好的,但是最后因为把控不严,以及地方官僚的贪腐,还有利益相关者的挤压等等举动导致失败,反而伤到了农人。

其实挺可惜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