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3072章旧日凉州有三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72章旧日凉州有三明(3 / 4)

山东人不耐烦的说,这些又和我有什么关联?

大汉的中央朝廷上的高官,觉得这些边军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为什么要花钱?难道不能自己奶自己么?多余的房子租出去不就……咳咳,反正不能找中央朝廷拿钱!

治理边境要花钱,那么不治理了,不就不用花钱了么?

弃边!

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县……

上述四郡的凉州豪族和百姓根本不愿意离开故土,但内斗内行手中还有兵权的各郡长官开始强迫凉州人民跟他一块搬家。

没有被强盗土匪烧毁的村寨,在官吏手中摧毁了。

没有被野猪虫雀损坏的庄禾,在官吏手中烧光了。

没有被风霜雨雪压垮的房屋,在官吏手中推倒了。

官吏们高声宣称,是为了不给叛乱的贼人留下一丝一毫的财获,但是实际上是他们惧怕以后还要再回来,回到这个需要勇气和血性才能存活的地方。

断凉州人的退路,也就可以带着他们,像是凯旋的英雄一样的回家了。人祸又赶上了蝗灾,四郡百姓流离失散,死伤大半,大量的凉州百姓因这项政策彻底破产变成流民。

叛乱也就越多……

山东的官员只要到了关西,尤其是到了凉州,马上就普遍性的制度性的腐败崩塌。因为关西地区的底层状况基本上没有办法上达天听,三公九卿级别的大汉中央朝堂的高官基本上都是山东人,亦或是死活都要包装成为山东人的人,在门生故吏的制度之下,派到凉州的山东官员们根本不必担心被行政追责。

甚至某种意义上,他们甚至有着主观意愿去逼反羌族。

因为战争打起来时,来钱的速度更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著名的『凉州三明』中的第一个『明』就上场了。

这是第一次的凉州人试图进行阶级提升的尝试……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豪族。

马贤遇难后,安定郡守任皇甫规为功曹,皇甫规率甲士八百击退来犯羌敌,打出名堂后,皇甫规给朝廷上了奏折,捅出了真相,表示朝廷平羌乱动辄百亿的军费拨款大部分被军官和恶吏贪污克扣了。小胜就虚张首级报功,战败就隐匿不报,底层的兵卒不仅军饷都发不下来,甚至连饱饭都吃不上。并且还表示凉州各郡叛乱的根本原因,是山东官吏经常骚扰虐待安分守己的羌人,天天薅人家羊毛,给羊薅急眼了最终招致大祸。

结果呢?这篇大实话被关东高官们集体否认了。

少数服从多数,我们大多数人都没发现的问题,他一个皇甫规怎么就发现了?『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桓帝接连下诏责皇甫规。

皇甫规因此不得不致仕,凉州人的第一次阶级跃迁,失败了。他说实话,做实事,发现他不能改变阶级。

山东士族根本不在乎凉州如何,对羌人的死活一如既往的习惯性忽视,因为他们知道,最终擦屁股承担汉羌矛盾的基本上还是凉州本土豪族。羌人最终闹暴动的时候,仇恨的,受害的,都是凉州本地的汉人,而不会跑到千里之外的去杀山东人。

如此可一举三得,羌乱自然不可避免。

随后羌人再次叛乱,于是凉州三明便是有了第二明……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豪族。

张奂很努力,待人很诚恳,他的为人甚至连羌人都敬佩不已。但是很快,张奂又一次在大汉中央朝廷之中的高层变动当中被踹出局。原因不是因为张奂无能,亦或是不能平定羌乱,而是张奂之前站错队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机会站队,反正上一任留下来的班底统统掀翻,换上自己人!

第二次尝试,又失败了。

努力和诚恳,也不能成为晋升阶级的基石。

段,字纪明,武威姑臧人,登场了。

最凶最狠最毒的第三明,杀的人多如牛毛,杀得大汉中央朝廷的高官都有些害怕,竟然表示杀戮太盛处以戍边刑罚……

但是这么好用的工具,大汉朝廷表示是不会忘的。当其他地方发生叛乱的时候,大汉朝廷就再次启用了段,他一去了就斩首万余,余党降散,因此封为列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