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不破不立(2 / 4)

其实若还是南宋兴盛的时候,任由哪个皇帝提出这样的新政、想法,都不会受到下面臣子的拥戴,当时国泰民安,没有谁愿意去冒着这样的危险推行新政,推翻以往千年的以地主阶级为中心的思想。更何况,那些朝臣们本就都是贵族。

但眼下不同,南宋危亡,正是力图兴起的时候。

朝中诸臣名义上为贵族,但他们却也已经不具备贵族的家产,名存实亡。推行新政,并不损害他们的利益。

而且,赵洞庭登基以来,多有盛举,退元军、分田制,都让众臣认为他是雄图伟略的圣明君主。

在这般诸多前提下,陆秀夫等人再接受他的新奇思想,也就容易得多了。

可以说,时局的发展正是为赵洞庭的新政创造了机会。

他若是重生在太平盛世,便是成为皇帝,也难以推行新政,推翻传承千年的封建制度。

当然,他眼下也同样有羁绊。

虽然说那些贵族并没有帮助大宋朝廷,但在雷州以贵族开刀,也无疑会将他们推到元朝那边去。

新政有利又有弊。

但赵洞庭始终认为,百姓才是根基,是以,他宁愿冒这样的险。

有火器在手,只要给他发展的时间,他有信心能够灭掉元朝。纵是那些贵族全部倒向元朝,也无济于事。

见陆秀夫他们表态,赵洞庭手掌重重拍在桌上,重重道:“好,那此事便这般定了!”

说着,他对在旁边伺候着的太监吩咐道:“去将柳弘屹柳将军请来!”

太监领命而去。

希逸坐在椅子上,瞧瞧陆秀夫等人,又瞧瞧赵洞庭,忽道:“皇上,微沉有件事情想要禀报。”

赵洞庭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奇道:“什么事?”

希逸面色稍微古怪,“这个……微臣在前来宫中之前,有百姓聚集于县衙外,写万民书,请求皇上为天下苍生纳妃生子,以期万世延续。”

赵洞庭顿时愣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