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页(1 / 2)

傅落银“嗯”了一声。

他的工作性质注定了要和许多学术圈的人打交道,陈饮说的情况他也知道。

联盟规定的“十二个月”时限一直都饱受诟病,但是一直缺乏整改,这本来就是一项不完全对的规则,而现在禾木雅的意思,显然是没有考虑到漏洞存在的情况,而要去抓漏洞之下攀附的存活者。

关于“同一作者核心内容重合率大于80%的期刊论文重复发表”很常见,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有个现象,就是“灌水”或者“刷资历”,圈里曾经出过本科学生一年发表20多篇顶刊的情况,行内人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做实验方向的,一种物质改改官能团,测一测红外紫外,讲一个好点的故事,阐述一下这个物质以后可能会有什么作用,投稿之后就是一片漂漂亮亮的文章,其意义差不多就是把青椒炒鸡蛋的做法研究换成了红椒炒鸡蛋的研究。

而另一种“刷资历”则稍微高级一点,把一个项目的成果内容拆分成好几篇论文成果分别发表,材料、工具手段、半成品、成品、结论,但凡能琢磨出一篇论文的,都会扣扣索索地写成单独的论文进行投稿。

这种情况甚至还发展成了一个业内约定俗成的梗:即投稿前将项目内容“拆分为最小可发表单位”发表。

傅凯任董事长的时候,在这上面趟了不少雷——作为傅氏军工科技的第二代,他不是业内人士,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位置高、履历漂亮的水货见多了之后,才慢慢学会甄选取舍合作对象。

在他之前,傅家是傅落银的爷爷傅青松一手创业办大的企业,傅青松是科研人,却不是一个好的商人;明明有一手核心科技,却一直等到傅凯接手之后才慢慢发扬光大,而傅青松本人直到去世都没能看到这一点。

傅落银吸纳了前两代人的经验;从第八区出来之后下基地的两年更是为他在这方面的了解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七处,他恐怕是唯一一个拥有这种基础的人。

傅落银跟肖绝反映了一下情况,肖绝也很为难:“这个事底下人不是不知道,也都在找我们反映,这几天不止咱们七处,九处和二处那边电话也被打爆了,但是禾将军那边态度也十分坚决,第一个就是她要看到成果,第二是上边他们不懂这些,他们就想把事情解决了,目前文件刚下来,我们就说不行,这个对七处也是没好处的。”

傅落银想了想:“那么我去找禾将军谈,您授个权给我,这事我去整理报告和上边谈一谈。”

肖绝有点吃惊:“你去?”

傅落银说:“我爸跟禾将军是战友。”

肖绝恍然大悟。

傅落银回了一趟科研基地,先动手写报告,再让周衡准备联系下周的航班。

傅凯是认识禾木雅不假,不过就傅落银所知,两人的关系没那么近。他也没打算动这层关系,更没打算让傅凯知道。

他自己打了个电话过去:“喂?你好,我是七处的,请你帮我找禾将军预约一下……对,对,我是小傅,看禾将军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叨扰她老人家说一些事。”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