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夫贵妻闲> 分节阅读 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1(1 / 2)

她在郑家的活动跟以前差不多,喝茶吃点心,谈天,做做游戏,接着便去赏花,这是夏天,只能去亭子里赏荷花。郑静婉陪她呆了一会儿,便寻了个借口开溜了,宜梅很有眼色,也跟着郑静婉一起离开。不用猜,宜竹也知道是谁来了。

秦靖野的脚步初时十分急促,临到近前他又故意放慢步子,显出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宜竹想着他那装模作样的神情,就忍不住想笑。

两人相互打量着,宜竹温声询问:“你最近很忙吧?”

“是很忙,所以才没有去看你。”

“我又没怪你。”

秦靖野停了一会儿,又说道:“你额外加的那碗汤,很好喝。”

“每天绕那么远路去吃早饭,你不累啊?”

“最近很忙,来不及去看你,可是一吃了跟你有关的饭,就觉得很有精神。”

“你赵来越油嘴滑舌了。”

“都是因为你。”

……

话说关于秦靖野吃早点的事还引出了个小笑话。因为朝中百废待兴,国事繁重,官员们每日早起晚睡,时间长了不免有些精神不济,有的还忍不住打呵欠。但秦靖野每天都是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让人羡慕不已。有些官员就问他有什么秘诀。秦靖野大方地贡献出了秘方:到杨家饭铺吃早饭。

有的人竟真的打发仆人买来尝尝,结果吃了还是跟以前一样,但也有的人觉得精神真好多了。宜竹估计后者是心理作用。如此一来,杨家的生意竟好了许多。

两人出了荷花亭,沿着爬满青藤的阴凉走廊信步慢走,秦靖野先是给她说些无关紧要的朝中小事,宜竹也跟她说了自家的一些趣事,别的什么也没说。

上一次他们说了太多疯话傻话,唯独把现实问题给忽略了。宜竹十分清楚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严峻现实,不过,她并没有催促秦靖野,甚至连暗示也没有,她相信他会安排好的。

不过秦靖野很快就主动提起了这个话头,在两人的谈话渐入佳境时,他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无须忧虑,一切有我。虽然我们之间的障碍比以前还要多,但我照样能处理好。”

宜竹虽然相信他,但仍不免有些忧虑:“可是你的母亲……”武安郡主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强硬,她若是坚决反对,两人之间的阻碍肯定极大。

秦靖野笑道:“别忘了,我是她的儿子,青出蓝而胜于蓝。”他这是打算硬碰硬吗?

“不过,我希望你们母子最好不要因为此事而生嫌隙。我们可以徐徐图之,不急的。”也许等风声过去,事情会更容易些。

秦靖野声音促狭暧昧:“你不急吗?”

宜竹:“……”

她扭过头不理他,秦靖野以为她生气了,连忙陪上小心:“反正我很急。”

宜竹学着他平日的口吻,慢慢悠悠地说道:“我就知道你很着急。”

第四十三章大结局(上)

此后,秦靖野只去过杨家两次,但郑靖北和刘十七会时不时的来看看。特别是刘十七,他好像很闲,隔不几天就来一趟,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留饭就吃,有活就干。此时宜竹一家也早知道他的身份,他算是秦靖野的奶兄弟。平氏爱屋极乌,对他十分热情客气。秦靖野虽然跟以前相比显得较为平易近人,但大家多少还是有些怕他。刘十七则不然,初见时觉得他这人很凶,仔细一接触就会发现他是一个粗中有细,待人十分温和的人。杨镇伊跟他很是投契,连杨镇飞也喜欢缠着他。

时光飞逝,转眼间夏去秋来。两京虽然在逐步稳定,但边关的情形仍不容乐观。两大叛贼的子嗣和部下仍在负隅顽抗。新朝草创,再加上之前的两任宰相任人唯亲,嫉贤妒能,曾经人才济济的大秦王朝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尴尬局面。而此次的杂胡叛乱,使得皇上不敢像以前那样起用胡人将领,他只好将目光放在了宗室子弟们身上。不久,景王、西平郡王等一批宗室子弟陆续派往边关或是担任节度使,或是返回封地募兵御敌。秦靖野也在派遣之列,不过他之前因为受了重伤,可以延迟行期,但最迟不能超过十月,他和宜竹刚刚重聚又要面临分离。

这日,秦靖野下朝之后,让人将宜竹约出来,带给她一个措手不及的消息:“我跟母亲抗争数日,她已答应要见你一面。”

宜竹心头微微有些紧张,问道:“什么时候?”

“明天。”

……

宜竹家人一得知她明白要去拜见武安郡主,一个个比她本人还紧张。第二天,宜兰和平氏早早地起来,翻箱倒柜地找最好的衣裳,挑选最能拿出手的首饰。

祖母刚去世不久,宜竹自然不适合穿艳色衣裳,她找出一件八成新的玉色窄袖绫衫和一袭青绿色裙子穿上,又仔细地擦了粉、描了眉,唇上也点了口脂,头上插上一支碧玉步摇和一根白玉簪子,这些是秦靖野第一次告白时送她的,她当时没扔掉,今日也派上了用场。宜兰和平氏总觉得太素净,妆化得也淡,不过,宜竹坚持这样,她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初次上门,她不好空着手,但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宜竹只好带了一筒蜀地的茶叶,两壶家中所藏的最好的酒。

郡主府不像杨府那般金碧辉煌、华丽恢弘。高大蓊郁的古树中掩映着一栋栋青墙灰瓦的屋宇。树下碧草如茵,奇石兀立。整体布局却是宏大简约、肃穆庄严,有一种尊贵的幽静,来往仆从安静守礼,目不斜视。宜竹进了大门之后便被侍女扶着上了肩舆,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一处肃穆安静的院落前,钉着铜钉的厚重木门紧闭着,檐下的铁马在初秋的风中铮铮作响。宜竹安静地站在一旁,等侍女通报后,迈着平稳的步子不疾不缓地走了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