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八十六章学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学堂(3 / 3)

教书先生轻声道:“等到学识深了,就会读大学,中庸,春秋等,朱子批注的四书五经授完,就能出师了。”

“若是勤快点,十五六岁则粗识,可以教授一些八股文;懒散的,二十来岁也是寻常。”

“只要家里束脩不断,能负担得起,我还是会继续教的。”

“这与之前未变吗?”辽王不解道:“我听说,乡试可不考这些了。”

“我知道。”教书先生叹了口气,但还是略带轻松:“但如今童子试还是考八股,样式未变,看样子也不会再变,我等还能吃上一口饭来。”

“至于乡试,等到他们考中秀才,自然就会有余力购买他书,也用不着我为他们操心了。”

“这倒是。”

辽王点点头。

他投目而望,十来张桌子,无论桌椅都是长条状,一排放两个,如果坐上,三四十个也是寻常。

这群孩子中,有六七岁刚启蒙的,也有十二三岁的少年,十五六岁的则无了。

“我是村里请来,专司给孩子们启蒙的,等到他们十二岁的年纪,如果还算聪慧,就会去私塾学八股。”

教书先生道:“真切的好八股文,还得由秀才教。”

辽王点点头。

从学堂之中,就可以窥探到村落的虚实。

二十多个孩子,也就意味着村中起码有二十来家富户,可以供养一个脱产的孩子读书。

郭家村能够请童生当教书先生,那么财力也很不错。

“可有秀才?”

“暂无。”先生苦笑道:“郭家村开设学堂,也不过是近十年来的事,之前读书的可就少了。”

“秀才,太难了。”

辽王这才扭头离去。

他并没有问社学。

虽然这是朝廷规定的官学,但在民间却施行的并不好。

因为这是量财而行,官府有钱,民间有钱,再加上士绅的牵头,才会办起来,不然的话并不长久。

换句话来说,社学其实是地方富户们供应起来的。

“连个秀才都没有,中山堂名不副实啊!”福王嘀咕道。

“乱那么多年,不知多少的名家望族没落,这是正常的。”

越王道:“往年北方十室九空,京畿更惨,这些年才恢复元气。”

来到赵家村时,祠堂上的“天水赵氏”,更是令辽王想笑。

天水赵氏,起源于秦灭赵国后,公子嘉的后裔,名副其实的王族,在汉时有赵充国出名。

论起来,这比郭家的中山郡强了一筹。

“如果郭氏和赵家联合办学,怕是更好吧!”

看着这二十来人,辽王摇摇头。

两村相邻不过数里,集资办学是最好的,至少师资力量不缺。

赵氏同时宣称绝不停止,血仇连天,宁死不屈。

半天功夫来回奔走,看样子倒是白费了。

“四哥。”福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两群人都冥顽不化,没办法喽。”

辽王则不语,他掏出草料,喂起了胯下的战马,陷入了思考之中。

几个亲王见此,倒是没言语,自顾自的歇息。

他们对于战马却没有那么多的情感,都交给了仆从,一群人躲在树荫下乘凉。

甚至有几个跃跃欲试,想到河里游一圈,如去凉意。

还是越王懂事,立马制止了。

“老五。”

忽然,辽王走过来,对着越王道:“你那越国,最缺的是什么?”

“人。”越王刚回了一趟越国,感受到了钱粮的充足,以及转口贸易的钱景,果断地说道:

“我越国如今最缺的,就是人。”

“没错。”

辽王点点头:“那我就给你人。”

说着,他坚决道:“这两村人,根本就感化不了,那就只能来硬的。”

“你的越国最近,郭家村直接整体移到越国去,两家从此不再见面,看他们怎么械斗。”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