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五十二章雍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雍国(3 / 3)

太落后了!

雍王心中摇头。

在咸阳(加德满都)以北百里外,已然大军相迎,国相更是激动不已。

当然,辛苦驻守多年的京营将士们,更是涕泗横流。

他们并不是对雍王感到欢迎,而是有人来替代他们,可以回家了。

国相杜留良,绍武元年的进士,如今六十岁,精神矍铄,替雍王治国四年,规划了制度,奠定了基石,稳定了民情。

至少如今的雍国,并不是什么战乱之地。

“殿下,雍国之都在咸阳,其乃咸阳谷地,有民众百余万,是雍国之心脏……”

杜留良一丝不苟地述说着雍国的情况:“如今雍国分为五地,京畿咸阳府,以及高陵、鸿门、栎阳、武城四府,十二县。”

这些名字自然沿用的是古称,是藩国的潜规则,意在替代本土文化。

尼泊尔之前是马拉王朝,两百年前亚克希·马拉国王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分为别自立,形成了加德满都、巴德岗、帕坦三国。

这三国属于马拉王朝,属于黄种人,多来自于臧地。

除了在咸阳谷地的三国外,还有西部有两个土邦联盟,乔比斯联盟和巴伊斯联盟。

这两个联盟,都是蒙古人南下时从北印度逃到山林中的王公贵族们,他们在高山之中建立起了一个个的小土邦,继续享受着生活。

所以他们多是雅利安人,黄白混血居多。

后世的尼泊尔,白种人人占据四成以上,黄种人只有三成左右,可见雅利安人的繁衍速度之快!

当然,这也是分封雍国的原因。

这零散状态,也给了大明的可乘之机。

万余人一冲而上,直接灭了最繁华的谷地三国,建立起了雍王国。

“军队之中,有万人镇压在咸阳,又招募了五千本土人!”

杜留良乐观道:“由于模样差不多,倒是无多少反抗,可能是这群人信仰的是婆罗门教吧!”

雍王这才了解了何谓种姓制度,以及花样繁多的神灵。

“只要殿下不打扰这群人的信仰,他们并不会反抗,至于那两个零散的土邦联盟,只能靠殿下了!”

“老夫治理谷地,已经尽了全力,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望……”

雍王点点头。

他倒是丝毫不在意。

这两个联盟纯粹是给他获得军功和威望的好机会,对于杜留良的良苦用心,他自然是感激的:

“杜先生治国安邦,剩下的一年希望您多加指点。”

“我愿意册封您为郡侯,年禄一千石!”

“谢殿下恩赏!”杜留良感激道:

“老夫享受不了,只能留下一子在雍国开枝散叶了……”

这也是应有之意。

这些治国大相,自然得交权归国,才能让藩王真切地掌握藩国实权,顺便回京领赏。

爵位是藩王的感恩,由其一子继承,落户藩国。

“京营有多少想留下?”

“这一万兵马中,一半是康臧人,他们多数不愿意留下,只有几千京营,朝廷特地选的单身汉,分地,分屋,分女人,做官,他们能留下!”

雍王点点头。

“那么,现在第一步,就是稳定咸阳谷地。”

雍王精神抖擞:“为来年的征战——”

……

与踌躇满志的雍王不同,此时的锡兰岛,已经迈向了统一步伐中。

数载前,锡兰王朱赐,南下数万大军历经半年的征伐,彻底拿下了康提王国。

整个锡兰岛,近七成土地都在锡兰王国的治下,唯缺的一块是西南沿海的科伦坡地区。

这里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管辖。

与身处内陆的康提王国不同,锡兰可是沿海的,他需要大量的贸易赚取利润,从而健康的财政。

“在失去南洋后,荷兰人将注意力放回了科伦坡,以及孟加拉,缅甸等国。”

王宫中,一众大臣们面色严肃。

升任礼部尚书的楚珂,早就没了回家的念头,跃居人上人的他,是大明怎么也给不了的。

“据说,荷兰人在印度东海岸这几年又建设了三座商站,科伦坡的驻军多达两千人,还拥有大量的红衣火炮。”

最后一个月,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