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网游竞技>走进不科学>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进入生产阶段的原子弹!(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一章 进入生产阶段的原子弹!(下)(3 / 4)

如今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需要生产出32个相同大小的六边形金属块,金属块的参数主要与临界质量有关。

“.诸位同志,按照理论组的设计,这个燃料层球体的厚度为厘米,头锥处安放作为靶体的铀块,所以头锥要比侧壁稍厚厘米,另外.”

朱光亚很快介绍了一番具体参数,接着便看向了前排唯一的一位女同志王承书,对她问道:

“承书同志,你是这方面的专家,研发经验丰富,而且还是504厂的老员工,和承宗同志他们磨合过很长时间,默契要比其他人更高一点儿。”

“所以组织上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团队负责,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承书原本正聚精会神的听着介绍呢,闻言干脆利落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干练的短发在空中抖动了两下:

“保证完成任务!”

王承书早在朱光亚发言的介绍的时候便有意主动接下这个任务,如今朱光亚直接点到了她的名,王承书自然没有推脱的理由。

朱光亚也同样朝她点头致意。

一旁的徐云见状,内心则忍不住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后世随着《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上映,吴健雄女士的热度也忽然高了不少。

因为这部电影中忽略了很多吴健雄女士的贡献,于是在某些团体的带领下,国内舆论便开始狂喷起了《奥本海默》导演诺兰性别歧视。

当时徐云就有些感叹,幸好这部电影是外国导演拍的,要是国产电影那舆论不知道得炸成什么样呢.

同时在徐云看来。

吴健雄女士的能力确实很强,这点不可否认。

但她很早便改变了国籍,所有贡献的受益方都是海对面,连去世的地点都是在纽约,严格来说贡献和国内是无关的。

至少以徐云“浅薄狭隘”的精神境界看来,比起吴健雄,王承书才是那个真正值得被国内视作偶像的奇女子。

但结果呢?

哦,就因为王承书是华夏人,就因为她年轻时颜值没有吴健雄那么“飒”,就因为后来她成为了院士没被“打压”,所以就不算【消失的她】被那些团体大书特书了?

二者光是在微博的话题就热度相差了1734倍,吴健雄的科普之下评论动仄上百,提及王承书的点赞甚至都只有寥寥两三个。

这和《啥比》在被狂吹,《申纪兰》这部纪录片却被无视又有什么区别?

当时徐云还在某个提及吴健雄的知名那啥号下见到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讲王承书院士,那位博主愣是回了一句【王承书嘴巴太歪了,不好看】.

何其可叹。

紧接着。

朱光亚又将钋保护层的研制任务分配到了一位徐云没听过名字的专家手里,此人叫做冯吉,据老郭的介绍他是基地中对膜材研究最深的专家。

没错,膜材。

所谓的钋保护层并不是金属材质的外壳,而是一类特殊的膜类保护层——因为钋的主体已经被中子源的配套设备给隔离了。

这种膜类保护层可以由铬酸镧类钙钛矿制取,难度不算低,但胜在流程非常固定,基本上靠堆量就有机会解决了。

半个小时后。

朱光亚看着台下的目光忽然一凝,握着竹竿的右手也隐隐施加了几分力。

如今随着前四项任务的分配完成,今天交接棒组会也来到了最后的阶段。

但是

这个阶段却并不轻松。

毕竟如今剩下的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无一不是应用方面的绝对难点。

即便是有理论部那边计算出来的各类参数和图示,它们依旧称得上大boss。

随后朱光亚深吸一口气,将竹棒指向了原子弹稍靠外的某个结构:

“各位同志,大家应该都知道,普通的炸弹爆炸是从里往外爆,是一点起爆的散心爆轰波向外传播。”

“然而内爆压缩却不一样,它可以通过多点起爆,造成一个向内汇聚的球面波,这种聚心效应可使压力增高,提高对被压缩物体的压缩效果。”

“但是它需要各点同时起爆,爆轰波传播要同步发展,时时都要保持球面波形向内传播和压缩。“

“而想要整合这种球面波,就必须要先解决平面波发生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