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穿越小说>旧日音乐家> 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10):当此良夜(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10):当此良夜(二合一)(2 / 2)

“期待夜莺小姐来一首热烈的爱情诗吧。”

“这样的佳作演绎,其他选手恐怕上场便弱三分。”

“接下来上台之人,应该只有布谷鸟小姐能控住气场了。”

两环评委席上,王公贵族、教会与特巡厅的近四十余位代表做了简短的感叹,另外七八位已是歌剧大腕的资深名歌手眼里有更多思索,而吕克特大师握钢笔的手指则已经牢牢扣紧。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都未有更多的动作,尽在凝神等待下一曲,桌面燃着桃红至深红色光芒的“芳卉花束”,一直放在手边未拿起。

“卡察——”

范宁双手大拇指朝外抵,自己手中“芳卉花束”的弯折带来了警觉又怦然心动的破碎感。

“夏风中的夜与歌啊……你们所告诉我的,是关于黑夜的诗篇么?”

和大部分亟待欣赏整场的听众评委不同,他自然是没有犹豫地把内心的钟爱表达给自己学生了。

弯折的幅度很大,花束的橙色光芒迅速消失至澹白。

直觉告诉范宁,里面有某种神秘物质彻底消失了。

它本来的绝对含量很低,低至痕量,就像拿一根头发丝沾染一缕残留在其中的程度。

而舞台上少女胸前的轻质玻璃号牌,红色光芒似乎若有若无地比以前更胜了几分。

一去一增十分微弱,但物质本身的灵性浓度很高,所以范宁才会有此直觉。

“《吕克特之歌》,其四,《请不要偷听我的歌》。”

决赛一共有近三十位选手,第一轮是逐出八强,选手需要展示三首单曲,因此钢琴前的瓦尔特并未站起,而夜莺小姐稍稍谢幕后,就报出了下一曲。

“叮叮冬冬叮叮冬冬……”

乐曲一开始,瓦尔特的左手便在钢琴中央c键的附近,跑动出了密集、迂回又轻快的背景音流,一听就让人觉得是类似蜜蜂、工蚁等生灵辛勤劳动的场景。

“re-do——”“re-do——”“re-do——”

右手从第二小节加入顽固的装饰音型,在强化f大调的属音功能性时,也带给了听众情绪的紧张感和下一步进展的期待感。

“请不要偷听我的歌!

我垂下眼睛,好像让你看见了我行事荒唐。

我不敢允许我自己,在它们未完成时去看它们——”

夜莺小姐的声线微微雀跃,带着一丝试探和俏皮的感觉。

那位辛勤作曲之人笔耕不辍、又带着十足自我珍视的形象跃然于舞台上。

主题进入后,连续跑动的织体被瓦尔特交换到高声部,而低音则开始重复强调主音与属音的跳进。17-19小节,连续的音阶下行后,又出现了对于人声旋律的精妙复调模彷。

“请不要偷听我的歌!

你的好奇心是对它的辜负,是辜负!”

带强音记号的二分音符被夜莺小姐唱出,突出表现了创作者对于作品尚未成型前被偷看的嗔怒心情,十分富有个性,又彰显对艺术的热爱。

而进入再现段后,这首吕克特中后期诗歌终于体现出了其特点——

这仍然是一首情诗!

只不过相比于《我呼吸菩提树的芳香》的少女青涩,相比于《如果你爱美人》热烈宣言,它的伏笔埋至后段,心声吐露时更加含蓄更加深沉:

“当蜜蜂建造蜂房时,

它们不愿让别人看到,它们自己也不打量。

可当多彩的蜂房被置于白昼之光时,

你可以最先来尝尝,来尝尝!”

连续跑动的八分音符线条,在高低音区琴键上来回起伏,尾奏,瓦尔特右手出现一个长颤音,随后左右手交替拂出大跨度的琶音,稳稳地落在明亮的f大调主和弦上。

掌声又起。

夜莺小姐在行礼时,稍微朝范宁所坐的角落方向探去目光。

不过由于两处明暗对比过高,她只看到一道模模湖湖的灰黑身影。

“《吕克特之歌》,其五,《我弃绝尘世》。”

这道报幕一出,吕克特大师张嘴呼吸的面部表情,直接悬停在了空中。

此诗篇写于两年前,从已至暮年的角度来说,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晚期作品。

连续聆听了舍勒对四首艺术歌曲的改编,他早已不再怀疑其大师级的灵感与洞察力,这位游吟诗人对诗歌内核和意境的把握,已经站在了自己这个文本原作的肩膀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二度创作的典范!

但是……

“这三首作品……”

“当此良夜,行事荒唐,弃绝尘世…...错付,错付啊!”他一连念出三首歌代表性的关键词,就像串成了一篇长诗,一则故事。

评委席上,少数几位吕克特大师的得意门生,看着老师既欣慰感动又扼腕叹息的复杂神色,心中便已经将他的内心活动猜出了七七八八。

区区一个名歌手大赛?哪怕舍勒助其学生斩获冠军,也远远不是一个“持刃者”能概括其造诣的!

但名歌手大赛不是“唤醒之咏”,想要拔得头筹,需要的是看谁更能集广大受众与近50位评委的钟情与爱慕与一身,更能引发与听众们内心深处所渴慕之事物的共鸣。

而当下大赛的风气,民众、王室与教会人员的浅薄审美,对歌颂贪婪享乐与食色性香的作品的无节制追寻……舍勒不去写点热烈香艳的爱情诗,而是让他的学生一连呈现如此三首蕴含深沉渴慕与哲思的作品,倘若真的无法顺利拿下最后的名誉,南大陆的声乐界、歌剧界可真是将吹灯拔蜡了!

至少,先漂漂亮亮地从另外那些凡俗歌者中脱颖而出吧……

在少数人的复杂心绪中,瓦尔特以“极为缓慢”的表情术语,开始了前奏于降e大调属音上的持续回响。

低音声部以半分解的和声织体,呈现流行的线性进行。

夜莺小姐左臂按胸,右臂微涨,作深思熟虑状缓缓提气开嗓,像是为听众拉开一幅回眸于人世间的沉郁图景:

“我已弃绝尘世,

为此沉沦多时!

我于世上良久杳渺音容,

世人或谓我已逝去无踪……”

她的人声尽显心灰意冷,而钢琴高音声部不断上扬的节奏型,以及大三和弦的明亮性质,又体现出作曲家对于生命与尘世的渴望,这造就了极为戏剧性的冲突。

“世人谓我逝去无踪,

但于我而言已无足轻重;

我无言以对,难诉原委,

此皆因我实在与世相遗;”

从28小节开始,瓦尔特将伴奏的低声部节奏型发生变换,形成山丘式的起伏形态,间奏开始出现琶音,尤其是降低五音的属和弦出现,别样的色彩效果尽显悲哀与郁郁寡欢。

“我死于混乱,息于宁静。

孤身只影,

在我的天国里,

我的爱情里,

我的歌里……”

尾奏,人声逐渐淹没于钢琴的波音中,主题旋律在起落无力的术语中再现,丢失了最后一丝丰富的色彩,而退行为明亮而不似人间的降e大调和弦。

钢琴前的绅士已提起双手,而蓝裙少女最后一刻轻咬嘴唇发出的“lieben(爱情)”与“lied(歌)”,那如泣如慕的音节仍在听众心头回荡。

真是出尘脱俗的诗歌、音乐与演绎,但是,为什么不选择在盛夏愉快地起舞呢?

很多人为动情之处动容,但不免这样去怔怔出神,当然,反响已经产生。

“卡察——”“哗啦——”

露天歌剧厅人山人海的听众席上,转眼已有几百听众,折下了手中的“芳卉花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