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3章(1 / 2)

他这一去就再没出府治大门。

周王听着下人描述他在城隍庙祭祀时倾倒了一片香客的风采,又听说他甫上任就开始整理本府政务,不由感叹道:“他一个翰林编修,何等清贵的人物,沦落到这浊流官任上竟也毫不抱怨,还肯如此用心公务。这般人物,留在陕西实是可惜了。”

他可惜归可惜,却是连自己都陷在这地方,更不用提救人。也只能叫人送些吃食过去,以免他年纪轻轻便操劳过度,留下病患。“宋先生既入主府衙,只怕往后不会再往咱们王府来了。你们晚上送些吃食过去,本王只怕他家人刚到府里,安排不周到。”

他还想提醒桓凌一句:宋先生往后要住在府衙了,舅兄有何打算?

不过他素来腼腆,这话难说出口,再加上桓凌正计算着开春以来几次达虏袭扰边城的损失,便将这事拖到了晚上——

到晚上天色黑透,王府将要上锁的时候,一道穿着大红官袍的身影忽然从街巷尽头走来,敲开了王府大门,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地说:“下官清查旧档时查觉出似乎些问题,想请桓御史帮忙掌掌眼,望请为我通报殿下与桓大人。”

今晚事务繁剧,只怕要忙到深更,届时再出府恐有不便,还要向王爷借一夜栖身之所了!

第150章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宋知府既是三元及第、翰林出身,这把火自然也得烧得更新鲜、更热烈些,才对得起他的身份。

他甫一接任知府之职,便亲自盘点了前任留下的帐册、钱粮、鱼鳞册、案卷,一丝一毫都不肯放松。做外任的帐册其实总有些差错,仓储也多半对不上,鱼鳞册更有无数可动手脚之处……细查一遍下来,竟是从刚调任的前任知府到这衙里底层的文书差吏,一个清清白白的也没有。

他挑了整整一摞错处,召府内佐贰官、首领官到堂上开会。

满座官员都是亲眼看他盘点这些的,对着他面前那摞纸,个个神思紧张,争先恐后地开口替自己辩解,也顺便替老上司辩解一句——

不是他们贪的太多,而是这些帐目本就有开年时先支出,到年底收上税再清盘的习惯。宋时调来的这时节不当不正的,他们临时盘点清整,有许多东西挪不过来,都在想办法弥补。

而且周王猝然来此,他们府里还要负责整治周王府,难免比建普通官舍多花些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