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1 / 2)

偏偏前些日苏辙因为奏对得宜,被天子派去了三司条例司,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对于弟弟的选择,苏轼可是颇为着闹,还生了一场闷气。可苏辙又有什么法子?他也是百般劝谏,想让王安石改变主意。但是圣心所向,又岂是好改的?

听闻弟弟这话,苏轼哼了一声:“政事是政事,这演法可跟新法没甚关系。若是错过了,怕才要追悔莫及。”

当初覆杯证大气压力时,他可是在场的,也因此获益匪浅。现在这大气压力的学说又有了进展,他怎能不去?

对于兄长的性情,苏辙还是相当了解的,便笑着应下了。

见弟弟点头,苏轼立刻道:“存中兄跟凌霄子相熟,我去寻他,给咱俩占个好位置!”

这大气压力的演法,跟政事并不相关,又恰逢朝局纷乱,更让人无心去看这种不知所谓的把戏。然而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士人慕名前来。等来到宝应观前,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人也太多了!除了僻出的演法场地,宝应观四下都被堵的水泄不通,连附近的街巷里都有人好奇张望。简直比上元观灯、相国寺集会还要喧闹。来得晚了,就只能对着前面的人海望洋兴叹,寸步也不得进。

米芾哪想到会有如此架势,不由吁了口气:“还是我聪明,早早就跟甄兄说了。要不这人山人海的,怕是啥都看不清楚。”

说着,他还整了整面前的画架,对李公麟道:“伯时兄,你真不要画架吗?这次可是马拉铁球呢,你不是善画马吗?”

李公麟并是不很想理他。上次当街作画的结果他可还没忘呢,怎会再上这当?况且画画靠的是记性,不仔细看着,记在心底,如何能画的惟妙惟肖?

不远处,苏轼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场地中摆的铁球:“这球竟然如此之大?会不会因为太沉,马儿才无法拉开?”

一旁沈括咳了一声:“是为了让众人看清,才制成这尺寸的。况且铁球分量不算沉,一匹马就能轻松拉动了。”

他那笔名已经被人拆破,倒是不好在苏轼面前装的一无所知。

苏轼抚须颔首:“这么说也有些道理。只是八马才能拉开,着实太夸张了,真不是凌霄子使出的道法?”

“真不是。换成小球,亦有压力,就用不到这么多马了。”沈括老实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