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1 / 1)

她从前台借了一支笔,故意没借纸,拉着汤君赫的手写到他的手背上,神情间颇有一种挑逗的意味,写完后还朝他眨了一下眼睛:“记得打给我。”

汤君赫很认真地点头应下来,收回手仔细辨认了一下上面的字迹。

回家以后,他立即将号码誊在了纸上,然后将手洗干净。三天后,他坐公交车到润城一中附近,找了个公共电话亭第一次拨通了这个号码,那个女人的声音在电话听起来很困倦,在搞清楚这电话是谁打来的之后,她打着呵欠说:“我帮你问到了,但是那哥们他现在不在润城,过完年才回来,你能等吗?”

“可以,”汤君赫说,想了想又问道,“还有别的人可以买到吗?”

“没有,润城这么屁大点地儿,有人卖也没有那么多人买啊……而且这玩意儿听说是什么新品,那哥们说他上个月刚从台湾背回来的,本来就是自己找乐子用,都没想卖的,我说你是我朋友,他才答应可以卖给你。”

“只有他一个人可以买到。”汤君赫总结她的意思道。

“啊,”那女人呵欠连天,“听他那意思是。”

“那,”汤君赫接着问,“可以给我联系方式吗?”

“等我翻翻手机啊……”那女人报了一串号码,又说,“你就说是彩姐的朋友他就知道了,对了,你自己买就好了,别跟别人说啊,这哥们是我一单大生意,可别给我毁了。”

汤君赫应下来,拿到电话号码之后,很快用公共电话拨了过去。

听筒里“嘟——嘟——”响了好一会儿,那边才接起来,是个懒洋洋的男声:“谁啊?”

汤君赫有些紧张,他咽了下喉咙,努力镇定道:“我是彩姐的朋友。”

那边听上去一片嘈杂,那人没待他说完便道:“哦知道知道,我现在不在润城,初六以后再给我打吧。”

汤君赫还没想好下句要说什么,那边已经把电话挂了。他只好把手里的听筒扣回去,不管怎么说,拿到了号码就说明他的计划是行得通的。

***

杨煊不在,汤君赫只能学习,睁开眼就是试卷、单词、数学题。自打见识到杨煊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天赋之后,汤君赫变得很喜欢做立体几何题,一道题他可以乐此不疲地想出很多种解法,如果哪一题无需辅助线,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话,他就会更开心了。他把这样的题做上标记,打算等杨煊回来后拿给他看,看他是不是也能一眼就看出答案。

除夕前一晚,汤君赫忍不住又给杨煊发了一条短信:“哥,明晚我们可以通电话吗?”但一直等到坚持不住睡过去,他也没收到杨煊的短信回复。第二天一早,汤君赫睁开眼,第一件事便是拿过手机看短信,但却失望地发现收件箱里什么也没有。

除夕这天,汤小年单位放了假,家政阿姨回老家过年了,她就自己忙里忙外地拾掇了一天,把家里打扫干净又开始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杨成川应酬归来,给她带回了首饰作为新年礼物,金光闪闪的项链和耳坠在灯光下看上去甚是扎眼,汤小年嘴上说着太贵气不好意思戴出去,面上却是掩不住的喜上眉梢。

八点一到,电视上的春节/晚会准时开播了。汤小年总算不让汤君赫闷头学习了,敲门把他叫出来擀饺子皮。以往每一年的除夕,汤君赫都是和汤小年一起在那个老房子里度过的,他擀饺子皮,他妈妈包饺子,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汤君赫最拿手的家务活就是擀饺子皮,自打四五岁起他就主动拿着擀面杖帮汤小年分担压力,一开始是两只小手都放到擀面杖上一起擀,半个小时才能将一张饺子皮勉强擀成圆形,到后来学会了技巧,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已经不用汤小年匀出精力来顾着他了。

杨成川坐在沙发上,总算感受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到现在他才咂摸出有两个儿子的好处来,一个儿子不在,另一儿子还能陪在身边。

但过了没一个钟头,他就开始惦记起自己的大儿子来了。小儿子倒是近在眼前,可是他眼神里的生疏却不加掩饰,杨成川每跟他对上一眼,心里就要凉上一分。大儿子虽然总跟自己对着干,但起码是把自己当成爹来看的,左右一比较,杨成川心里的那杆天平无论如何也维持不了平衡了。

远处的鞭炮声响起来了,震天动地的噼啪声隔着一层绿化带模糊地传进了家里。一家三口,最热闹的是电视机里,赵本山带着他徒弟小沈阳出来了。汤小年端着包好的饺子要去下锅,杨成川对着电视上的小品笑了几声,自觉有些无趣,打算打个越洋电话跟岳父岳母拜个年,顺便在大儿子那里感受一下亲情的滋味。临播电话之前,他还不忘问一声汤君赫:“我要给你哥打个电话,一会儿你也跟他说两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