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穿成皇太女后开始搞基建> 33、医学盛会(上)(捉虫完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3、医学盛会(上)(捉虫完毕)(3 / 5)

确实是盛况,因为不仅仅是禹国的人,就是其他国的医学之人,也都紧赶慢赶的前往禹国京都。

在回京都的路上,裘远之和白苏牙还碰见了来自晋国,燕国,齐国的人,那么远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进入禹国边境了。

到徐州的那天,白苏牙还遇见了自己在秦国的好友,连忙上前打招呼,道:“没想到你也来了。”

那人风尘仆仆,道:“如此盛会,凡是学医,怎么可能不去?要是不去,便是悔恨终身。”

如今,禹国的万民医学院,可是享誉杏林。谁不想亲自跟医圣和医神见一面,亲自听他们讲学,再去听一听大家在各地发现的疑难杂症,万一,自己家搞不定的问题,就搞定了呢?

再者,也有自信自己医术的,想着跟禹国的大夫们比一比,要是能赢了禹国的圣手,那才是一夜盛名。

于是明明是禹国的医术大会,却震动了整个杏坛。这时,白苏牙突然惊讶的道:“咦——那不是齐国的青竹大师吗?”

青竹大师是个和尚,是齐国皇帝都信任的人,只要有点什么头痛脑热的,都要招青竹大师进宫给他看病。

见这种厉害的人都来了,白苏牙更加庆幸自己花了大价钱,找到了裘远之。他就回去跟裘远之道:“我可以预见,这一次的大会,将会载入史册。”

裘远之便笑道:“今年是第一次,自然会载入史册的,哎——到时候,白兄,你号召下你认识的人,记得帮我投投票。”

白苏牙愣了下,问:“投什么票?”

自然是投最美医行者。

不过想到白苏牙是个还不懂禹国医学界的朝州人,他就耐心的解释,“是商部的孙香大人亲自策划的一项赛事,由自己写好自己这几年所做的事情,然后交到商部,再由孙香大人在万民广场上张贴上榜,且她在广场上放置了多个锁了的箱笼,那箱笼只有一个小口,只要你认为榜上的人做了你觉得可以进入前十名的事情,就可以给他的箱笼里投一文钱。”

裘远之已经央求友人给自己写了,友人前些日子来信说,他的票数还不少。

白苏牙听的一愣一愣,裘远之就道:“白兄,如今你也已经是禹国人了,要多关注关注这些消息,禹国的万民医术报,也要订购一份。”

又想起朝州如今还没有报纸,叹气道:“我也好久没看报纸了,不知道京都医学有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情。”

“希望医学报纸可以快点通往朝州。”

白苏牙哎了一声,正要跟裘远之一起吃饭,就见青竹大师突然走了出去。

他小声的跟裘远之道:“你说,青竹大师怎么来禹国了?”

裘远之吃了一颗花生米,想了想,道:“不知道——不过,我倒是听闻他们齐国的二皇子身子一直不好,青竹大师替他医治多年不成,怕是来禹国求医的吧?”

白苏牙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

他们在这边说青竹大师,青竹大师也在感叹禹国的繁盛。

“这就是我想的天境了。”,青竹大师穿着袈裟,胡子白花花,戴着斗笠,手里握着一根禅杖,道:“你们看这里,处处透露着生机。”

是生的希望。

一个孩童手里捧着块甜瓜,好奇的朝他看过来,许是没见过和尚,跟身边应该是他母亲的女人说了声什么,女人就抬头看了看他,道:“那是庙里的和尚大师,不吃肉的。”

那孩童的脸就皱巴巴一团,“肉多好吃啊——怎么能不吃肉呢。”

青竹大师就笑起来,“你们听,这个小城里的孩子,都知道肉好吃。”

可是齐国,并不是像这里一般。

所以说,大家都用着禹国传过去的东西,然后,开始期待像禹国一般富裕。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弟子不懂,“禹国,明明地处偏僻——”

青竹大师就道:“但是,他们的皇帝和皇太女一心为民。”

他是佩服禹国皇室的。青灯大师叹气,道:“可惜了,这里离齐国甚远,不能常来。”

然后便闭口不言,开始一路前行。

在这途中,他听见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各种各样的味道。

声音里,有商讨着去夜校读书的女音,有商讨着去衙门闹一闹的男人——因为他们觉得女人夜晚还去读书,占用做家务活和养孩子的时间。

然后,便是一阵巨大的吵闹声,无非是女人现在也赚跟男人一样的银子,为什么不能跟男人一样去上夜大?

最后,骂女人的也有,骂男人的也有,又很快来了衙门的人,将他们带走了,一边走还一边道:“闹市一次,跟我们回衙门背检讨书吧。”

又有说起孩子们的事情,说家里老人的问题,说哪里哪里又开了纺织厂的事情,更有骂厂里的人敢贿赂妄想晋升管事——

越来越多的声音进入耳朵,又渐渐的模糊,最后,一丝香味飘入了青竹大师的鼻子里。

徐州的名菜,卤水点米豆腐。

这里的米豆腐,嫩的很,加上一点辣子,便是人间美味,那店家就朝着他喊,“大师,大师,来一碗米豆腐?素的,不放油。”

青竹大师便停下来,吃了一碗,确实好吃,便又要了两碗给弟子们,跟摊主搭话道:“施主,前面可是徐州万民平价药铺?”

那摊主点头,“大师,是要买药吗?那里确实便宜。”

摊主喜笑颜开的,道:“这是我今年最高兴的事情了,以前可不敢生病,如今,有小病,也敢去看了。”

他还道:“我家小子,最近下了学,还去找药卖——就那黄花地丁,哦,如今药铺里叫蒲公英,这要放之前,哪里能知道也是药哟?都在地里烂了的,谁知道,这一下子,就变成宝了——嘿,我家小子们啊,下了学跑快些才能抢到一点。不过,最近城郊附近的没了——”

他念念叨叨的,青竹也不嫌啰嗦,只道:“多谢施主。”

摊主见他不买了,便热情的送他走,去招呼下一个客人,这时候,还不忘青竹道:“前面药铺的街口还有一个卖臭豆腐的,那是我媳妇,大师,您要是想吃,就提我的名字,大郎米豆腐——能少一文钱。”

青竹大师:“……”

他继续往前走,果然看见了不少的吃食摊子。

“谁人能不生病呢?”,青竹大师看着这里的人来人往道:“万民医馆和万民药铺开在一块,这里的生意就好做。”

且这里的铺子,也不是随意做的,而是有自己的讲究,比如,他就看见这里最多的是米粥摊。

“这是给住院的病人吃的。”,一个摊主道:“绝对清淡。”

便宜的就是一点米粥,要是贵一点的,就是米粥和肉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