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网游竞技>梦还楚留香>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五)(2 / 2)

章仕昌赈济灾民、支援边军的消息传到了京都,成化皇帝为此下诏,封章仕昌为“赈饥状元”,并赐他皇银在横江村建了状元府。

有一次,一位巡检司带领一班人马到渎浦等地巡查,队伍浩浩荡荡,锣鼓齐鸣,十分威武。渎浦赈饥状元章士昌家奴看见了,慌忙禀报状元夫人,说外面不知什么大官到此,十分威风。

状元夫人知道了此事,心生妒嫉,当晚就在状元耳边讲:“你当什么状元?看人家巡检司都那么威风,你还不如别人一个巡检司!”

状元被夫人唠叨得有点烦了,随口说道:“巡检司算什么官!我的一只靴子,就可以叫他三步一跪!”

过了一阵子,听说巡检司又要来渎浦巡查,状元夫人真的就把状元轿扛到巡检司路过的地方,里面仅放着一只状元靴。巡检司路过此地,远远看见路中心放着一顶状元轿。巡检司赶紧下马,三步一跪,一直跪到状元轿,惊呼:“状元在上,受小人一拜!”一连叫了三声,里面无人答应。

巡检司上前,通过轿帘,窥见里面仅仅放着一只靴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巡检司又气又恼,心想:你这状元也欺人太甚了。

巡检司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治一治这个欺人状元。

过了半年光景,巡检司偷偷命人收集了很多刀枪剑戟之类的兵器,派人运送到状元府附近山边,把这些兵器偷偷埋到小河里,状元府大小家丁无人知晓此事。干完此事后,巡检司找人连夜快马密报朝廷,称温州平阳赈饥状元谋反,已经制造了大量兵器,藏在状元府附近小河里。

皇帝听说有人谋反,派人火速到现场查证。果然,状元府附近小河里查获大量兵器。皇帝大怒,下了一道圣旨,择日要将平阳赈饥状元就地正法。

温州府台听闻此事,觉得事有蹊跷。他想,赈饥状元因赈饥济贫出名,被朝廷封为状元,怎么会谋反呢?太府也到京都禀报皇帝,要求再次进行查实。皇帝觉得温州太府的想法有道理,就下了一道缓斩圣旨,派了另一队人马快速赶到平阳,当第二队人马赶到离斩首现场仅剩下五里路的时候,听到鉴斩场三声炮响,状元已经人头落地。

事情查清以后,皇帝觉得冤枉了状元,就下诏厚葬赈饥状元,赐金头一个。为防止有人劫棺,皇帝还赐给状元棺木36具,外人根本不晓得金头在哪一具棺木里面。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屈死的状元,就在官兵听到炮响的离状元斩首之处五里的地方立了一个牌子,叫做五里牌。

明朝不慕权贵的状元杨慎

“箐口关何险,山头路更赊。迂回磨转蚁,曲折阵蟠蛇。官舍为孤舍,人家无一家。客心何处切,夕照闪归鸦。”自清康熙以来,余庆共编就三部县志,每部都收录这首署名为明朝状元杨慎的《箐口关》诗。

每读此诗,眼前便立即呈现出雄关漫道—箐口来。两相对照,今之箐口固然早已不是“官舍为孤舍,人家无一家”的洪荒之景,但喻其“迂回磨转蚁,曲折阵蟠蛇”仍不为过。于是,笔者在叹服这位明代状元文学功底深厚的同时,头脑中又涌出了许多问号。譬如:这位状元是何许人氏,官阶多高,著作多少?状元,何等显赫的声威,他到底是何时因何事涉足余庆这片曾经的“蛮夷”之地的?

翻开《明史》,其内有《杨慎传》。以传中九百余言为基础,再结合其他资料,我终于了弄清了:此人并非沽名钓誉的凡夫俗子。他才华横溢、秉性刚直、命运多舛,但却坚忍不拔、功勋灼灼,是一位可与戚继光相提并论的民族英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