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七一五章 普奥和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一五章 普奥和谈(4 / 5)

阿尔贝耳特在伊塞尔河失利后,追击的普军步步逼进;东线的普军第2军团在打败奥军警戒部队后,也步步跟进,咄咄逼人。

这样,奥军顿时丧失了主动权,处在普军两路部队的夹击之中。

1月30日,贝奈德克率奥军主力向东南退却,以逃避普军的钳形攻势。

2月1日夜间,奥军到达易北河的上游河畔,位于凯尼格列茨与萨多瓦之间的高地上。

贝奈德克眼见形势危急,决心在2月3日向南渡过易北河,经由帕尔杜比策向南方撤退,尔后再徐图抵御之策。

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南撤,决定性的萨多瓦会战便打响了。

在当时的战况发展中,普军也显得相当混乱。各军团分别进攻,缺少协同配合,有的已经失去统一指挥,一时竟摸不清奥军撤退的方向。

他们大都以为奥军必定向南撤退,经由帕尔杜比策回守维也纳。

而实际上,奥军因为南翼被堵,只有向东开进。由于普军统帅部未能及时掌握情况,普军官兵因连续行军作战而疲惫不堪,加上第1、第2两个军团以及奥军一些部队互相混杂在一起,统帅部也就一时无法进行指挥和调整,以致未能组织有效的战术追击,使奥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厄运。

萨多瓦会战中。普鲁士军队的武器大放异彩。

普军的步枪在战场上全面压制住了奥军的步枪。

那些南德各邦国的武器就更不行了,这也是为什么普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

普军还用预设的机枪阵地设伏,瞬间将奥军的一个骑兵师给打残了。

火炮方面,普军使用的克虏伯大炮也全面压制奥军的大炮。

最后,没有任何的悬念。此战以普军的大胜而结束了。

奥军的伤亡和被俘人员虽然达万余人。

但总司令贝奈德克仍率主力约15万余人安全地撤退了。

普军在作战中的伤亡,总共约达1万人。经此一役,战争中的命运也就最后决定了,奥地利已经无力再战。

不是兵力上的问题,普军在作战能力上的压倒性优势,让奥军彻底失去了战斗下去的信心。

2月5日,由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请求,弗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出面调停。

正是在这个时候王韬才知道战争的结果。

三方人,总兵力达到百万人,规模庞大。

大家都觉得这场战斗会打很长时间,但是当大家的兴致都被吊起来的时候,战争却结束了。

就像是一帮吃瓜群众准备围观的时候,瓜准备好了,但是戏却结束了。

当时,普军是有能力继续进攻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普王威廉和他的将领们,都要求继续进军,攻占维也纳,彻底击溃奥地利。

然而,头脑清醒的铁血先生却极有政治远见,他担心战争一旦拖延,将引起弗兰西的干涉,或者在被击溃的奥地利境内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使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计划毁于一旦,因而力主谈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